返回

第26章 初见端倪 (1/2)

新渭屯的建造已经初步完成,除了期间被李二硬塞了额外的工作外还算顺风顺水,计划进行得有条不紊,但王先生却并不急着开始下一个卫所的建造。

想在古代有所成就,要紧的还是让当时的达官显贵知道自己有才能,现在就连李世民这个皇帝都认可自己的功绩,是不是可以开启一个其他的谋划了呢?

身处贞观初年,最容易下手的是平定天灾和讨灭突厥这两方面了,在其过程中使用后世先进的科技和道具,等取得大人们的信任之后就可以着手改造古代的制度了。

既然现在赏钱已经到手,木炭的烧制也顺利地上了轨道,接下来要做好的便是做好过冬的准备了吧,只要再拿出一份足以震惊古人一整年的漂亮成果,明年要干的事想来也就能事半功倍了。

营地新建好的食堂厨房里,王珏玉手上正在试做新菜,心里还在盘算着将来的事情,以后的要做的大事需要耗费大笔的金钱,下次得到的赏钱不如就用来开一个酒楼吧。

而就在木匠思考酒楼的招牌菜的时候,食堂的门外忽然出现了一个略显沧桑的身影,定眼一看,竟是萧瑀那个老家伙找上门来了。

“草民见过老国公。国公爷,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啊?”

“并非是老夫想来,而是陛下非要老夫过来找你的。”

看他摆着一张臭脸,木匠实在是提不起恭维他的兴致,但对方好歹是国公,还是史书上明文记载的不通人情,要是开罪了他还不知道以后会有什么麻烦。

“不知陛下让公爷寻小民是为了什么事?”

萧瑀张了张口,欲言又止,脸色更阴沉几分,但最终还是说出了原由。

“老夫不久前被罢了官,心中郁闷,之后又大病一场。前几日陛下曾亲自登门慰问,临走之前,提及房、杜两家都把公子送来在这做事,说让我找你谈谈。于是,趁着今天感觉身体还算好些,就过来了。”

“那个……国公爷,在下有些问题想问。”

“你问吧。”

萧瑀的到来,还有他刚才的说法让穿越者感到奇怪,觉得有些事情应该先确认一下。

“陛下亲自去了宋国公府探望你,并且说了宽慰的话,那么是否还另外许下过什么承诺?”

“只是拜老夫为太子少师,不过太子自小已有陆德明和孔颖达教导,这太子少师不过就是个闲职而已。”

“只是如此吗?萧大人已经去过宫里谢恩了没有?”

“还没有。陛下说不定会在那时询问和你的谈的话,于是老夫便先来找你了。”

看来事情和原本的历史偏离得不大,不同的还只是皇帝亲自上门慰问和让他来谈心而已。不过李二这是什么意思?提起房遗直和杜构又是什么打算?又期待自己一个小屁民能对一个老顽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嗨,算了,不说地位,和他们就连时代都不相同,代沟都能有几百条了,思维逻辑从根本上就不一样,瞎猜又能有什么用。既然是对方自己送上门来的,那不如就为了自己的谋划好好利用一番吧。

“若事情是宋国公你说的那样,那在下就把话都挑明了吧,有些话陛下不方便说,所以才会让国公爷过来找我。不过既然是连陛下都不便明说的话,那么其中自然难免会有一些冲撞到你的地方,关于这一点还请国公爷明白。”

萧瑀见木匠表情突然变得严肃,不禁暗暗吃惊,但王珏玉可不会顾及他的感受,让客人在食堂的餐桌旁坐下,便直接开始设法逐步把他的思想往自己希望的方向上引导。

“大人被陛下罢官的事在下已经知道了,皇帝为何如此,宋国公可知其中深意?”

“陛下还是秦王时身边就不缺能人,等到陛下被封为太子之后这些人就开始兼任朝廷要职了。老夫和陈叔达不仅是太上皇的老臣,还都出身前朝皇族,想必是身份为皇帝所厌了吧。”

“错了。如果是身份上的问题,那为何宇文士及还在朝堂之上?他也是跟随在太上皇身边多年的老臣,家世更是一言难尽,如果说身份是问题的根本,那么陛下先从他开始动手不是更好吗?”

听见一介平民竟然敢直呼当朝宰相的名讳萧瑀更是惊讶,此时他这才意识到王先生是真的在认真地做着分析。不过虽然心中已经有些动摇了,但固执且高傲的性格还是让他习惯性地无法轻易承认对方的高明之处。

“那就真的只是因为我们殿前失仪了。新帝为了尽早树立威信以便震慑朝堂,惩戒高官是最方便的,这次老夫和陈叔达的争吵就是一个机会。”

“又错。就算只是闲职,陛下会让一个无礼的人做太子少师吗?罢黜高官之后不久又拜赐高官,这样做难道还能对朝堂产生震慑力吗?”

“那……还请解惑。”

“陛下有雄心壮志,更是有雄才大略,对于大唐该如何发展是有自己的一套想法的。但有前朝炀帝之鉴,政策的制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