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章 抢占先机 (1/2)

眼看就要过年,恐怕马上就要忙得焦头烂额了,王珏玉托人购粮后奖赏折算下来还余下十贯,穿越者好好放纵了三天。之后借着酒劲一咬牙,把不要紧的东西变卖干净,全都换成了兽皮布匹,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投了宿国公府。

穿越者投靠到混世魔王家里当然是有计划的:先说服老程在后院砌了两个多功能灶台和一个烤炉,用着准备好的预制菜和调和酱料,年底王珏玉一个人就让府上两百多宾客酒足饭饱。如此一来,不但完成了制造的食品加工器械的验证,更结识了各个卫所的校尉,看他们那不拘小节的笑脸,这一波谋划就算是稳了。

过了年,大唐改元贞观,正月初三,鹅毛大雪下满了关中。

“呦!陛下,出来散步啊?”

第二天正月初四,刚走出金光门没多远皇帝就找到了正在赈灾的木匠,上次见面的时候他还跪地求饶呢,才一个月没管竟如此目无尊卑。李二气不打一处来,抬脚就把这刁民踹翻,让李君羡直接绑了拖到弘义宫里去。

还是那间书房,还是那三个大臣,还是那责怪的语气。

“王先生啊,你是真有才啊,我们这都还没讨论出个具体的章程,你那边就已经和朋友开始赈灾了。”

长孙无忌没好气地揶揄王珏玉,他能赶在朝廷之前拉着宿国公府赈灾显然是早就做好了准备,看来上次坑他坑的还不够狠。

“长孙大人高看小民了,在下没有大人认为的那么厉害,只是有些手艺能为朝廷尽些绵薄之力而已。”

“好了,朕把你抓来不是想听你讲这些弯弯绕绕的。”

辅机或许还不够了解木匠的性子,但李世民这个掌握着各种讯息的皇帝已然对王珏玉的行事作风心知肚明。

“当初你建设新渭屯时就把房子给拆了住到营地里,前些天你又变卖家产投身宿国公府,昨天刚下的雪,今早你就带着程知节家里的下人出城煮马粥。如此手段,以为朕会觉得你仅凭手艺而没有事先谋划吗?”

“草民莽撞不识大体,请陛下治罪。”

“都说了,朕不想听这些。还是老规矩:我们问,你答,不许隐瞒。”

“草民遵命。”

“你为什么要提前准备救灾的物资?”

“回陛下,小的并没有提前准备,只是手头上的物资刚好可以救灾而已。”

“那好,再说说你准备了多少物资吧。”

“麦子一万石,都存放在新丰钱氏酒庄的仓库里,我是打算以和程家合伙酿酒的理由下的购粮委托,除了这些粮食之外还有许多陶瓮木桶。另外还有麻布二十匹、羊皮七捆,这些已经让程处默拿去找人做御寒的衣物了。”

还说没提前准备,这都说漏了。不过听到这话三个官老爷都松了一口气,有这么多的粮食不但能解燃眉之急,都足够撑到关东的物资运进长安了。长孙无忌甚至觉得有些惭愧,心想要是不那么小心眼坑他是不是这次的功劳自己家也能沾点光。

“咳咳,王先生高义,这些物资应该能煮一个月的粥了。不知先生接下来准备怎么做,我齐国公府一定会全力协助。”

“不。长孙大人,一万石的麦子只够灾民吃七天,还需从其他地方搜寻吃食和衣物才行。”

“这是为何?”

“其实常年游荡于关中的流民有数万之多,只是在平时他们都散落在各个州县,维持着一个还算均匀的分布,但如今突降暴雪把他们一下子推到了生死边缘。如果朝廷现在公开赈济的话灾民会全部涌向长安这座大城,随着前来的人越来越多,赈灾的困难也会越来越大,现实的严峻程度绝对会超越各位的想象。”

“而预见到了这些的你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吧。”

算准王珏玉是有恃无恐的皇帝故作悠闲地喝着茶,并没有像手下那样把担忧表现在脸上。无论关中是不是真的有数万流民,无论流民是不是会聚集到长安,既然眼前就有现成的对策,那就先听听看吧。

“陛下明鉴。在草民的计划中,最先要做的是派人去关中各个州县收购冻死的牛羊牲畜,皮剥下来给灾民御寒,肉用来煮汤,这样就能填补一部分口粮。”

“不行!现在国库空虚,买粮都不够,更别说买牛了。”

房玄龄觉得这办法太玄,连忙开口阻止。老大刚坐上皇位没多久,一方面是还没掌控朝堂,再有就是因为之前免了天下一年赋税,目前手上缺钱粮,不得不谨慎。

“房大人请放心,这次还是无需朝廷出一文钱。”

这话要是别人来说早就被拉出去打板子了,但偏偏他是真的成功过一次。四人古人虽然还是觉得难以置信,却又忍不住心中好奇,就让穿越者继续说了下去。

“说是收购,实际是交换,只要派人说现在收冻死的牲畜,以后还给他们活的就行。首先要在交涉的时候刻意强调牲畜已经死了,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