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打完仗,半天休息都没捞到就要过来和那刁民做戏,长孙无忌的心情有些不好,但再不情愿也没办法,一万石的麦子真就只用了七天,现在陇西李氏姑臧房的长老递了拜帖,陛下又明令自己要好好配合,事情不得不办,现在也只能多骂几句消消气了。
“老爷,李家的长老已经带到了。”
“这分明是好看些的卵石,哪里是什么美玉!交给你的事就是这样办的?”
长孙大人听说客人已经被带到帐前,便按照木匠的剧本开演,就是语气比商量好的强硬了不少。
“还有这人参,不但小,根须还不全,如何能入药?”
不但要骂,还直接动起了手,王珏玉后脑勺挨了一巴掌,有点懵,这老阴匹怎么不像是演的啊?好在李家长老的到来使得前戏不能拖得太长,趁着齐国公迎客,穿越者赶紧离场去拿接下来要用的道具。
“哎呀,下面的人不懂事,让客人见笑了。本官公务繁忙,不能在府上招待,还请李老莫怪啊。”
“不敢不敢。齐国公身居要职,还要亲自坐镇赈灾。大人事必躬亲、百忙之中还能留出时间来给李家,小老儿应该感谢才是。”
“哪里哪里。李家多年来在地方上多有善举,据说长老这次更是带来粮谷万石,晚辈在这里代朝廷感谢李家的义举了。”
“哎呦,长孙大人这是做什么,使不得,使不得呀。这么多年来李家也只是做了些该做的事,当不起贵人如此大礼啊。”
长孙无忌出来弯腰行礼,李长老连忙上前表示谦让,两只老狐狸一通恭维后才走进布置好的帐篷里。
帐篷从外面看着大,走进去后才发现里面堆满了物品:右手边的是玉石,左手边的是药材,最多的就是堆在中间的上好木料,其数量之大,把帐篷里的空间挤压得只能容下一桌二椅,而这套桌椅,正是王珏玉为了能多一份进项才精心打造出来的产品。
“李老请先坐,香茶马上就来。”
虽然初看高案高凳有些觉得奇怪,但坐上去还是很舒服的,人一上了年纪膝踝就不好,如果家里也有个几套,便不必再受盘腿之苦了。
“来人!不长眼的!快把毯子和怀炉拿过来!”
主客刚坐下,茶都还没端上来长孙无忌突然就发火了,他话音刚落,王珏玉和两个下人便登场送上了准备好的东西。李长老羊皮毡盖在身上,铜怀炉捧在手里,那叫一个自在。穿越者斜眼偷看客人那享受的神情,这把应该是稳了。
“唉,是本官待客不周,贵客远道而来,我这帐篷里连放个火盆的地方也没有,还请李老多担待啊。”
“齐国公折煞小老儿了,是我不顾大人你的艰辛执意要来拜访。大人于城外赈灾的营地中还能有如此照顾到下民所需的物件,实在是让小老儿感到受宠若惊。”
李老狐狸的指尖在怀炉的铜皮刻纹上不自觉地摩挲,应该是很在意的,但他脸上的表情却没有露出丝毫破绽,的确是个不好对付的人。
“李老这次代表姑臧房前来求拜本官,恳切之意跃然拜帖之上,不知所求何事啊?”
“新帝登基不久,如今改元贞观,足可见其中意味中直。这次关中雪灾的情况较往常相比并不算太过严峻,然朝廷赈济的规模却是前所未见,陛下急民危难之心感天动地,凉州之地近邻京师,自是最先知晓圣恩浩荡。”
“陛下仁厚,去岁六月被立为储君时便立刻下令停止收取各地财宝供奉,登基后更是免除天下赋税徭役一年,使得各家修养生息、仓库充盈,至善。”
“陛下心系万民、可比尧舜。之前颉利可汗欲以牛羊万余以坚渭水之盟,陛下却只愿往昔流落于塞外百姓归乡,不知其数几何?”
“归民之中属出身凉州人士最多,此一去多年,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朝廷虽能于异地安置,唯恐其思乡之情难解。”
“我陇西李家虽于凉州经营多年,然世家终与官府有别,若擅自行事,越俎代庖之举,岂合礼耶?”
“李家子弟于朝中亦多有任职,并非无有心力。今大灾当前,理该当仁不让,若是强守规制,恐落于人后啊。”
“朝中之事,家中子弟自当服从调遣,可既是小老儿此番前来,于国公所谈,怕不该是担当重任之事吧。”
两人用套话几番拉扯,终是长孙无忌先松口进入正题。本来就是那刁民搞事自己才不得不出来圆谎,看陛下的态度现在也不是该对世家强硬的时候,能达成差不多的结果就行了。
“朝廷早于建造新渭屯时便开山烧炭,此次大雪,比起灾民口腹,御寒方是关键。如今各营地柴薪充足,而凉州林木稀少,李家可采买补缺。”
“不知是什么价钱?”
“那还要看木材具体的数量和品质,除了按照市价以钱币交易外,用粮食和工具也是可以的。负责山林物产的虞部郎中李道裕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