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章 演戏铺垫 (1/2)

当阎让又跑到宫里来报告说那刁民又乱来了的时候李世民的心态很平和,一点都没感到意外。为什么不感到意外?为什么要感到意外呢?才半年,认识他才半年,都明明白白地告诫他好几次办事前要先报告办事前要先报告,可他只嘴上答应的好,事后就是不改。在上次立德入宫报告说他在这次重建村落的工作中多建了几间房屋时,其实心中就已经隐隐能猜到那货这次也不可能会安分了。

李二换好那件穿得越来越熟练的常服,骑上马,向南而去,心态很平和。真的,心态非常平和。

策马狂奔二十里,浐水边,眼前看到的村镇建设工程已经进行到所有房屋都可以投入使用的程度了。穿着便服的皇帝面无表情地悄声走到木匠身后,此时王珏玉还在思索以后酒楼的菜式,忽然感觉后脑挨了一巴掌,刚想发怒,转过身才发现动手打自己的是大老板。

“你最近在玩什么呢?能不能带朕去看看啊。”

皇帝说话的态度很好,反而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压迫感,但王珏玉心中涌起的兴奋顶住了这股压力。这次李二前来是正中下怀,不如说王珏玉早知道自己做了什么都逃不过朝廷的耳目,偷偷做过的事情传到朝廷的耳朵里也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与其隐瞒否认,还不如再赌一把,看这次拿出来的好东西能不能打动皇帝,能不能再节省些时间、再捞一笔能做经商本钱的赏赐。不过看皇帝现在心情好像不是太好,还是先演一场戏做铺垫吧,那么,此时就是让那早准备好的戏码开演的好时机了。

“草民遵命,请陛下移步。”

想到这里,木匠领着李二走向已经建好投入使用了的工场,途中经过一处帐篷时假装鞋里进了石子而停下脚步。而就在他拖延的时候,帐篷里传出来的粗犷的读书声正如计划里的那样传进了皇帝的耳朵里。

“果珍里奈,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童子的读书声听得多了,但这明显是大老爷们在读书的奇事自是能引起古人的好奇心,李世民驻足,不禁抬手撩开帐幔的缝隙,从其间向帐篷内窥视。

帐篷里,有位夫子手执炭笔,指着一排木板上写着的《千字文》严肃地领读,下面二三十个老兵模样的大汉席地而坐,照着木板上的字迹大声朗诵。细看之下,竟发现这些老兵全都是身有残缺,其中手残者蹬着踏板正在揉搓兽皮,脚残者带着手套忙着抛光箭杆。一众汉子不停工作,但同时却也全神贯注地聆听夫子的讲解,目光也紧紧跟随老夫子指尖。

老兵读书的声音振聋发聩,壮汉学习的景象光怪陆离,令皇帝大受震撼,虽然心知形容词用的不当,但不知为何,想来想去脑子里仅剩奇葩二字。神情恍惚之下,不自觉地竟掀起帐幔,卷带起帐外冬日的冷风,引得帐篷里的人停手停口,纷纷扭头看过来。只此一瞬,李二还没回过神,身份就被认了出来。

“陛下啊!草民罪该万死,罪该万死啊!”

刚才还在教书的老者忽然拜伏跪倒,匍匐着爬向皇帝脚边,咚咚咚地磕着头。一边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一边浑身颤抖着请罪。在场的老卒也都翻身跪下口称圣安,虽然心中惊疑夫子演的这是哪一出,但也只好等天子先开口。

“你是何人?做了何事要向朕请罪?”

“回陛下,小民本是出身兰州书墨小户人家,十年前,我被西秦薛贼裹挟,不得已被驱赶着上了战场。薛贼伏诛之后,小民每每回想自己曾向天军举起兵刃便自责不已,今日得见陛下,心中更是惶恐,无地自容啊。”

“你倒也不必如此自责,乱世之中,人如草露浮萍,无奈之事不知凡几。那你又是怎么跑到这里的?又是如何做了这教书先生?”

“薛贼即灭,草民也曾想过要返乡归家,但回去后却发现早已是家破人亡。之后我孤身一人数年间于陇山游荡,今年遇到雪灾,偶知朝廷勘赈灾民,便前来求个活路。在此常见众人勤恳勉奋,深有感触,虽然我身无勇力,幸得王大人及诸位工友关爱,使小人得以凭些许浅薄学识立身,不至于碌碌无为。”

“你既然是飘零山野之中多时,又如何认得出朕?”

“罪民不敢欺瞒陛下,当年浅水原之战,小人曾有幸一睹天颜。天军大将亲领骁骑入阵,威勇风采震撼人心,令草民毕生难忘。陛下,草民身附恶贼逆反天命,罪该万死,罪该万死啊。”

说罢,老夫子再度以头抢地、声泪俱下,那哀切的哭声就连皇帝也为之动容,真不愧是个行走江湖多年的老骗子,这演起戏来就连站一旁写出剧本原作的穿越者也看不出丝毫破绽。

“唉,当年之事,朕也是难以忘怀啊。戎马征战,回顾过往,感慨良多啊。”

见李世民进套,王珏玉赶紧添加戏码,以图在视察正式开始前给老板灌输一种自己所作所为其出发点都是好的印象。

“陛下,这位夫子原来不过是灾民中的一员,他是在营地中听得老卒讲诉昔日经历时深受感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