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9章 路途 (2/2)

突厥人的习惯和中原人的文化差异太大,需要用一些更古老的方法来应对。正如《道德经》里还有‘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现在我们听起来这些说法好像很奇怪,但这是在上千年前社会还不成熟时得出的道理,放在物产还不丰富又经历大战之后的塞外草原该是可行。不过当然,等时机到来时还是要改成和大唐相同的制度的。”

“那要是由先生您来治理塞外的话,您具体会怎么做呢?”

“我么,我做事的风格一直都很取巧,刚开始应该会试着先和几个当地人交好吧。就像是你父亲和尉迟将军,在一起吃过几次饭洗过几次澡后他们不是就变得很要好吗?之后再一起做事也就默契了许多。”

脑海中浮现出当日看到老爹和尉迟老黑坦胸露背的画面,长孙冲只觉胃里突然一阵难受,赶紧喝了一口水,再努力跟上先生的速度。

“但也不能总是一个人一个人地慢慢结交吧,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那就如汉高祖故事,当年刘邦带兵入关中废除了秦律并约法三章而得民心,等他建立大汉后再逐步增加完善了汉律。按说关中久用秦法百姓早该习惯了,但要想安定疲敝的人心就需要创造一个和缓的环境,这道理放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先是只保留下必要的规矩,然后再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慢慢改变人们的风俗,最终使得全天下的人都认可并使用同一套法律。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要分清先后主次,越是受到当地人重视的事情越要排到后面去改,改了后会引发动乱的要小心处理,如果遇到有利于安定发展的习俗甚至还要大力提倡并加以推广。”

“那要如何对这些风俗进行分辨,再给它们排出一个先后主次呢?”

“也没有太明确的方法,这样吧,还是回到我最开始说的道理:自然决定了各地的环境和资源,环境和资源决定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风俗习惯,接着这些风俗习惯进一步形成了当地的文化制度。比如说中原能种粮,中原人靠种粮生活,这使得安土重迁成为了中原人的习惯,在此之上形成了严谨的祭祀礼仪和户籍制度。而塞外草原种不出粮,草原各族靠游牧生活,迁徙流浪就成了草原人的习惯,这促使他们选择了火葬和部落聚居。再如吐蕃,那里的地势都很高,就发展出天葬的风俗,就是当地习惯将遗体放在空旷的地上任由飞鸟啄食,认为故人的灵魂会与被鸟吃下的血肉一起飞升。”

不知是不是穿越者描述的太过惊悚,长孙冲面色惨白,几颗豆大的汗珠也从额角滚落了下来。

“长孙公子,你没事吧?”

“我没事,先生请继续。”

“唔……好吧。总之,这些文化习俗都是经过长期的传承和发展形成的,要想改变和同化生活在那里的人一个是改变当地的环境,再来就是疏通道路,使得各地的物产资源得到充分交换。如果能让大唐各地的百姓身边的物品都差不太多,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渐渐趋于相同,朝廷也这就可以慢慢地把统一的制度和律法推行下去了。”

“也就是说……要想将现在突厥人生活的塞外草原……变为大唐的疆土……在攻灭突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要不停地……向那里输送钱粮财物……”

“是的,想真正地占稳一块土地,便要在理解并尊重当地风俗的基础上让那里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否则就不能让他们归心。如果只知强硬蛮干还会结下仇怨,得到的土地和人民也会失去,到头来只是落得一场空。”

“那么……先生之前和……家父制造的……器物中可有……”

话还没说完,长孙冲突然就吐了出来。王珏玉吓了一跳,赶紧朝外面的车夫大声呼喊。

“停车!快把车停下来!长孙公子晕车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