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袁绍的狠辣 (1/2)

袁绍从窗前缓缓转身,脸上的冷意逐渐显露。他内心已然下定决心,秦尧与郭嘉的存在,对他冀州大业的威胁愈发清晰。未雨绸缪,袁绍决定动用最隐秘的力量——冀州暗影。

袁绍召集心腹,详细部署了暗杀计划。他低声说道:“郭嘉虽聪慧,却心志难测;秦尧才华横溢,更非我所能掌控。这二人若联手,冀州必将风雨飘摇。行动必须迅速果断,不留痕迹。”

他指向一张地图,标记了秦尧与郭嘉可能的行动路线:“这里,是秦尧继续游历的必经之地;而此处,则是郭嘉前往兖州的必行小道。暗影小队分别埋伏,务必做到一击必杀。”

袁绍顿了顿,又冷冷补充道:“刺杀完成后,留下线索引向他方,让天下以为此事乃其他势力所为。此计既除心腹之患,又可离间曹操与其他诸侯。”

亲信领命而去,神色肃然。袁绍端起桌上的酒杯,冷冷说道:“乱世之中,成王败寇。我袁绍,绝不允许任何人威胁我的地位!”

冀州暗影是袁绍麾下最隐秘且致命的一支杀手组织,被赐名“夜刃”。他们自幼被选中,接受极为严苛的训练,不仅习得刺杀与潜行的技巧,还掌握了复杂的伪装术与毒药调配。这些人被灌输“使命高于生命”的信念,每一次出手,皆带着无可回头的觉悟。

夜刃成员身着黑衣,行动如鬼魅,善于利用夜色和地形掩护,行事果断狠辣。他们以极低的编制高效运作,专注于破坏敌方粮道、刺杀要员、扰乱军心等高难度任务。这支部队每一次行动都干净利落,不留任何线索。

夜刃的首领夜枭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身材修长,目光阴冷,据说曾一夜之间斩杀五名叛将,并成功潜入敌营埋下致命隐患。夜枭对手下要求极高,但也以身作则,亲自参与最危险的任务。

接到命令后,夜枭只是略微颔首,便领命离开。他低声对身边的队员说道:“秦尧与郭嘉?无论他们才华如何,终究不过是血肉之躯。行动必须迅速,切不可拖泥带水。”

随即,夜枭带领手下消失在夜色中,仿佛从未存在过,只留下房内的烛光微微摇曳。

几日后,秦尧与郭嘉分道而行。秦尧选择了一条通往偏远村落的小路,准备深入了解民情与地方秩序,而郭嘉则前往书院,为秦尧招来好友。然而,他们都未料到,一场精心策划的暗杀行动正悄然逼近。

秦尧行至一片密林,林间的光影错落交织,周围寂静得连鸟鸣都显得突兀。他正与随行护卫林峰讨论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林峰提到村民对新税法的不满,以及地方士绅暗中积累势力的情况,二人分析着这些背后可能的隐患。

忽然,一阵微弱的树叶摇动声打破了寂静,林峰立刻警觉起来。他低声说道:“公子,小心!周围似乎有异动。”他迅速拔出长剑,目光犀利地扫视四周。

话音未落,数道黑影如疾风般掠出,直袭秦尧与林峰。这些刺客动作迅猛,刀刃寒光四射,配合娴熟,显然经过严格训练。他们的目标明确,直指秦尧所在的位置。

林峰一个箭步挡在秦尧面前,与刺客展开激烈的厮杀。而秦尧则快速观察周围,依靠文灵“星罗书海”推演敌方的行动轨迹。他沉声说道:“他们试图将我们逼向东南的斜坡,那是他们的埋伏点!从左侧林地突破,是我们的机会。”

护卫们迅速按照秦尧的指示调整阵型,在林地中灵活穿插。他们避开了刺客的重围,逐渐占据上风。战斗中,林峰以精湛的剑术击倒了一名刺客,而秦尧则利用身边的工具布下简易陷阱,阻碍敌人的行动。

最终,几名刺客被击毙,剩余之人见状不妙,纷纷撤退,消失在密林深处。

林峰喘息着说道:“公子,这些刺客身手不凡,绝非寻常人能调动。看来,是冀州的‘夜刃’出手了。”

秦尧目光微冷,低声说道:“袁绍果然动手了。这次虽然化险为夷,但接下来必须更加小心。暗影的下一步计划,不会这么简单。”

秦尧得知郭嘉遇袭的消息后,立刻下令护卫整装,准备展开紧急救援。他们以最快速度赶往郭嘉的行进路线,途中不断派出探子侦查敌方动向。秦尧眉头紧锁,目光冷冽:“袁绍对我动手也就罢了,竟还要置郭先生于死地,此事绝不可轻饶。”

当抵达郭嘉的最后行踪时,他们发现战斗的痕迹遍布山间,折断的树枝、散落的兵器以及地上的血迹无不显示战斗的激烈程度。林峰带队迅速展开搜索,终于在一处隐秘的山洞中发现了受伤的郭嘉及其护卫。

郭嘉看到秦尧,神情微微放松:“主公,你竟亲自前来,实在是令奉孝惭愧。”

秦尧快步上前,关切地说道:“奉孝言重了,乱世之中,唇亡齿寒。我们本就该同舟共济,怎么能见死不救?”

郭嘉轻叹一声,目光中透出一丝寒意:“袁绍此举,不仅逼迫我等,更是在试探天下人的反应。他若得逞,恐怕冀州将无人再敢与之抗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