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灵觉醒后的数日,秦尧与蔡琰踏上了前往洛阳的路途。蔡琰本是陈留名门之后,洛阳既是文化中心,也是她熟悉的地方。秦尧为确保蔡琰安全,亲自护送至洛阳。
途中,蔡琰感慨地说道:“洛阳虽繁华,但乱世将至,这里的繁荣能维持多久,实在令人忧心。”
秦尧点头赞同:“正因如此,我希望文道能在这乱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为苍生带来一线生机。”
到了洛阳,秦尧将蔡琰送回其家中,因外出游历,未能拜访蔡邕。临行前,他嘱咐蔡琰道:“洛阳虽地处中心,却也暗流涌动,蔡小姐切记谨慎行事。”
蔡琰感激地说道:“多谢公子一路相护。若公子日后有需要,蔡琰定当尽全力相助。”
二人站在蔡府门前,彼此默默无言,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蔡琰眼中带着一丝不舍,轻声说道:“乱世之中相逢本是难得,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见。”
秦尧神色郑重,缓缓说道:“蔡小姐放心,待我游历归来,必亲自上门提亲,以正礼相待。”
蔡琰一怔,随即低头浅笑,微微点头,轻声应道:“蔡琰……静候公子佳音。”
站在一旁的蔡府家仆悄然抬头,看到自家小姐目送秦尧离去,眼神中似有千言万语却未说出口。他们心中也暗暗感慨,这位秦公子不仅文才出众,更具谦逊仁心,难怪小姐会如此依依不舍。
秦尧走出几步,又回头看了一眼蔡琰,只见她站在府门前,青衣轻扬,恍若一幅水墨画。二人虽相隔几步,却仿佛心意相通。
秦尧与师姐凌霜一同开启了游历天下的旅程,他们的目标明确,一是寻找治世之才和武道强者,为未来的大局谋划储备力量;二是培养己用之人,夯实自身的势力。他们在出发前,特意先前往暗卫的训练场地。
暗卫训练场气氛肃杀,成员们正在进行严苛的对抗训练,秦尧注视着这些精锐,心中满意地说道:“凌霜,这些人是我们未来行动的中坚力量,一定要确保他们的忠诚与实力。”
凌霜点头回应:“师弟放心,我会亲自监督训练,确保每一位暗卫都能独当一面。”
秦尧沉思片刻,补充道:“此外,我们的游历也是一次考验,若有合适的机会,可从这些暗卫中挑选人随行,增长见识,也历练心性。”
虽说鬼谷已经没落,但其昔日辉煌依然令人敬仰。作为曾经的智谋巅峰之地,它的传承并未彻底断绝。在隐世之中,仍有鬼谷的后人或学徒活动,他们掌握着部分独特的战略与心法,虽未显露锋芒,却潜藏着不可小觑的力量。这些残存的势力不仅在乱世中保持独立,更有可能成为关键时刻的助力或威胁。”
离开洛阳前,秦尧再次召集亲信林峰与几名护卫,布置任务。
“林峰,我此去游历,各地形势复杂,你务必管理好根据地,保持与我的密切联系。同时,注意防范齐家和鲁家。”
林峰抱拳道:“公子放心,我定不负所托。”
在大汉十三州中,秦尧精心规划了游历路线。他决定从洛阳出发,先行北上至冀州,拜访“治世谋主”袁绍。袁绍以其家族影响力和对政治局势的深刻把握闻名,秦尧希望通过与袁绍的交谈,了解北方士族的态度和策略。
随后向东进入青州与兖州,造访兖州刺史曹操。他的才智与胆略在乱世中崭露头角,秦尧希望从曹操的治理策略中汲取灵感。接着转至徐州,与太守陶谦交流,他以仁政闻名,秦尧试图学习其治民之道。同时在徐州期间,秦尧还计划拜访关羽和张飞,以探讨武道和军队训练的要义。
南下扬州时,秦尧将拜访江东的孙坚,他的勇武与战术已成为江东的象征。秦尧希望通过与孙坚的对话,学习江东军队的作战之法以及区域治理经验。
之后西行至荆州,与荆州牧刘表探讨水路布防与内政管理。他还计划与黄忠、魏延等人交流,以加深对武道的理解和军事策略的应用。
前往益州时,秦尧希望见识隐居在蜀地的诸葛亮,以探讨战略谋划与天下局势。诸葛亮虽未出仕,但其才名已然远扬。秦尧认为,此人或许会成为改变乱世的重要力量。
最后,秦尧计划途经雍州、凉州和并州,拜访边疆的马腾和马超,与他们讨论边境防御及军事协调。同时考察边疆的民生状况,为未来的大局提供参考。最终,他计划回归洛阳,与师姐凌霜总结这段旅程的所见所闻,进一步完善未来的宏伟蓝图。
目前的大汉被灵气的力量彻底重塑,原本熟悉的制度与社会秩序已经被迫适应全新的规则。灵气的觉醒赋予了个体强大的能力,但也进一步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使得权力的争夺更加残酷,同时也为天下动荡埋下了更深的隐患。这一切让秦尧深刻意识到,在这样的乱世中,唯有坚定文道与武道的结合,才能寻求真正的稳定与和平。
原本的人物轨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以文治为本的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