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5章 政事纷扰皇帝难 (1/2)

李孝天独自一人坐在龙椅上,望着满桌的奏折,心中思绪万千。

他随手拿起一本奏折,却发现上面的内容与边关战事有关。

“袁崇焕……”李孝天喃喃自语道。

他依稀记得,历史上袁崇焕似乎正是因为主张议和,才最终落得个被凌迟处死的下场。

想到这里,李孝天心中忽然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他连忙翻开手中的奏折,仔细阅读起来,脸色也随着内容的深入,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议和……”李孝天猛地合上奏折,眼中闪过一丝凌厉的光芒,“看来,有些事情,朕需要亲自过问一下了。”

李孝天深吸一口气,将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尽数挥落在地。

奏折散落一地,如同天女散花般,露出最底层的那几本。

他弯下腰,捡起其中一本,封面上“辽东急报”几个字赫然映入眼帘。

拆开封条,一目十行地快速浏览着,当看到“袁崇焕”和“议和”这两个词并列出现时,李孝天的心脏猛地一缩。

奏折中,袁崇焕详细阐述了当前辽东的局势,言辞恳切地建议朝廷考虑与后金议和,以保全大周江山社稷。

李孝天紧紧地攥着奏折,指节因为用力过度而微微发白。

他知道历史上袁崇焕最终因“议和”一事被凌迟处死,背负了千古骂名。

“皇上,您没事吧?”一旁的小太监见李孝天脸色苍白,关切地问道。

李孝天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碍。

他拿起朱笔,略作沉思,便在奏折上批下了一行字:“此乃袁督师之计,尔等不可妄加揣测,一切照旧,但需及时将辽东战报呈于朕。”

写完,他将奏折递给小太监,吩咐道:“立刻送往司礼监。”

小太监接过奏折,领命而去。

李孝天揉了揉隐隐作痛的太阳穴,一股莫名的疲惫感涌上心头。

他强撑着身子,继续批阅剩下的奏折,然而,每当他集中精神看了一会儿,就会感到一阵眩晕。

“看来……”李孝天放下手中的朱笔,眼前一阵阵发黑,“留给我的时间……”

“……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李孝天闭上眼睛,无力地靠在龙椅上。

他眼前不断浮现出袁崇焕被凌迟处死的画面。

耳边回响着后金铁骑踏破山海关的轰鸣,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

他知道,自己终究只是一个过客,一个从几百年后意外闯入的局外人。

他无法改变历史的大势,也无力扭转大周王朝走向衰败的命运。

他能做的,只有尽力去弥补,去挽回。

他用力地睁开双眼,眼前却依旧一片模糊,只有那明晃晃的龙案和散落一地的奏折依稀可见。

他挣扎着想要起身,却发现四肢如同灌了铅一般沉重。

“皇上!您怎么了皇上!”一旁的小太监见状,连忙上前搀扶。

李孝天摆了摆手,示意自己并无大碍,只是有些头晕目眩。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清醒,缓缓说道:“朕没事,只是批阅奏折太久,有些疲乏了。你去,去把……”

说到此处,李孝天突然顿住,他意识到自己并不知道该让小太监去叫谁。

太医院的太医?可他并非真的身体抱恙,只是来自灵魂深处的疲惫让他们束手无策。

皇后?或者其他妃嫔?她们只会徒增他的烦恼罢了。

李孝天闭上眼睛,仔细回忆着这段时间以来宫中的见闻,努力在脑海中搜寻着那个可以信赖的身影。

片刻之后,他猛地睁开双眼,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去,去把小李子给朕叫来!”

小太监闻言一愣,皇上口中的“小李子”并非宫中哪个当值的太监,而是……而是御膳房里那个做饭颇为合皇上口味的小厨子!他心中虽有疑惑,却不敢多问,连忙躬身应道:“奴才遵旨!”

看着小太监匆匆离去的背影,李孝天嘴角的笑意愈发明显。

他知道,自己现在最需要的,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也不是什么温柔安慰,而是一个……

“一个能陪朕好好打一架的人……”李孝天低声说道,眼中闪过一抹精光,“小李子,你可别让朕失望啊……”

小李子一路小跑着来到御书房外,小心谨慎地整理了一下衣冠。

这才轻声细语地禀报道:“皇上,您要的奴才,带到了。”

“奴才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小李子跪倒在地,声音洪亮,中气十足,显然是长年习武之人。

“起来吧。”李孝天淡淡地说道。

“谢皇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