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邵阳,身为母亲的曹莘满眼落寞。
“母后聪慧我早有耳闻,如何就不能理解陛下了?”
“我的聪慧跟陛下还有绀绛阁台(凤相凤淑贤)的聪慧不是一回事。”
“这里头还有凤相的事?”一般来说,和邵阳的聪慧并提的都是先帝的贤明,怎么在曹莘这里就成了凤相?
这几年凤相凤淑贤还政邵阳,大家都传言她会成为被加封太师,甚至封公爵,得到人臣的顶级殊荣,安享晚年。没想到邵阳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韪,以凤淑贤抚养并教导自己这个皇帝长大、堪为国母为由,将凤淑贤尊为皇太后,由人臣升格为人君。
这一举动在朝野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凤淑贤本人却没什么反应,一反之前爱惜羽毛屡屡辞去封诰的作风,很快适应了皇太后的角色。邵阳还将先帝章业帝邵庠还是公主时的潜邸杨国公主府赐给新上任的凤太后,凤太后依府内先帝住过的伏凤水榭之名将整个潜邸改名伏凤宫,搬进去后不问世事,安心做起了被荣养的皇太后。
邵阳则还嫌不够折腾,宣布凤太后百年之后将以皇后礼随葬先帝的凤陵,起茔在凤陵中理论上是皇帝配偶下葬的位置。之所以说理论上是因为先帝只结过一次婚,前夫谋逆伏诛,自然是没资格葬入皇陵的,所以那个位置应该空着,无论如何也轮不到凤淑贤。
邵阳还宣布凤太后将来神主入太庙,不是作为臣子配享,而是以皇后身份在先帝神主旁接受后世子孙朝拜。这下反对声如潮水般涌来,却被邵阳用“先帝遗命”四个字堵了回去。世人皆感叹先帝与凤太后挚友情深,君臣相宜,竟然留下这样厚待的遗命,让闺蜜能与自己同享皇家香火。
世人怎么说我不知晓,但作为一个现代人穿越者,我想大概只有我从这一系列堪称疯狂的待遇中窥探到了什么。身为先帝嗣女与凤太后学生的邵阳,则是另一个知情人,所以她才顶着巨大的压力,完成了先帝的遗愿。这样看来她可能也不是无情之人,只是她的情意与心思,没有人能够参透。
“当然有她的事,她才是一切的根源。”曹莘的声音婉转悦耳,歌喉驰名天下,此时将旧事娓娓道来,极能引人共情。
凤淑贤,出身后妃世家凤家,却和生母凤栖梧一样是家族的叛逆者,与依靠裙带关系维持家门荣耀的家人背道而驰。母亲开启大齐女相先河,女儿则更进一步成了权臣。只是没有不经历波折的成功,章业中期改制受挫,凤栖梧为理想殉道,凤淑贤则一度被困于闺阁。好在她不是任由他人掌控的存在,在牺牲了容貌、婚姻、爱情后,凤淑贤得遇明主景亲王,以侧妃之名行谋士之实,欲扶保景亲王登基来达到逆转改制派颓势与为母报仇的目的。
“本来这会是一段君臣相知的佳话,但最终登基的人却是先帝。”曹莘回忆起过去时带有几许“想当年”的意思在。
“难道说中间是……”我突然意识到凭借先帝和凤太后的关系,她在这件事中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是绀绛阁台,现在应该叫凤太后,在周旋。”曹莘道,“她提出先帝会过继我们的孩子为继承人,说服实仓(景亲王邵廪字实仓)支持先帝登基。实仓有夺嫡的念头是因为当时朝堂乌烟瘴气,百姓生活辛苦,而非贪恋权势,既然先帝足够贤明,他也愿意相让。当然还有实仓想与我相守的缘故,毕竟做皇帝又只娶一人要承受的压力是难以想象的。不过在凤太后看来,实仓对我的情谊恰恰是他最大的弱点,可能这才是她放弃实仓转投先帝的最重要原因吧。她看出了这份情谊对一位君主的隐患,所以干脆成全我们。”
“这岂不是皆大欢喜?”
“对我们来说是,但对孩子们来说却不然。”曹莘叹息连连,“凤太后是走一步看三步的人,她还是王府侧妃的时候我只是个七品淑女,实仓就把陛下抱给她抚养。我当时想自己出身低微,女儿能有位高贵的养母是好事。没想到凤太后不是要养女儿,而是要教学生,她当时就已经将自己视为帝师,将陛下视为未来的天子了。甚至抚养陛下的要求都是凤太后提出的,因为陛下早慧,很小就能看出天资聪颖,资质上正合她要培养一位圣君的心意。”
凤淑贤也许是比邵阳更让我毛骨悚然的存在,她在选定景亲王辅佐时就已经在谋划把控景亲王的继承人。她在看着牙牙学语的邵阳时看到的不是一个可爱的孩子,而是二十年后君临天下的九五之尊。在发现先帝更信任她后又毫不犹豫更换了效忠对象,并顺滑地将牵线达成前主君和现主君的合作,还将邵阳从景亲王的继承人转变为先帝的继承人。
我现在终于明白邵阳何以成长为邵阳,因为在她成长过程中扮演母亲和师长角色的人是凤淑贤。凤淑贤是人臣典范,梦想则是培养万世圣君,以达到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终极境界。难怪改制派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他们的中坚力量是这对师徒,又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当真该庆幸这对师徒虽然私德有亏,却不是什么暴君奸臣,而是强君能臣,是有着定国安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