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章 千里相逢 (2/2)

r/>这当儿,方知县正在审的是一位乡农水牛被盗案。

方知县耐心听罢乡农的哭诉,第一时间询问起乡农的这头牛有何特征?

乡农急道:“老爷,我家的这头大水牛,背脊上黄灰毛中有一大撮黑毛,一眼就能看出来。”

方知县听清楚了被盗的水牛特征,立马安慰乡农:“大伯啊,你不要急,就在这里等着,我现在就布置找盗贼。”

方知县当即召拢了师爷、班头,开了个现场小会。方知县分析,水牛这玩意是庞然大物,不便隐藏,盗贼肯定要尽快脱手,不是卖掉、就是杀掉;如果卖牛必定牵到集市,极易暴露目标;所以连夜宰牛卖肉的可能性极大。他进一步分析,偷牛肯定是为了换钱,那么牛皮也急于脱手,乡农这头牛皮上的特征,盗贼是想不到去掉的,因为盗牛、宰牛都是在夜间进行的,不仅看不清,同时也十分慌乱,哪顾得上看牛毛的特征。所以抓住盗贼的关键点,就在于促使盗贼尽快地把这张牛皮拿出来卖。

方知县见师爷和班头都认同,便让师爷当场书写告示:因援朝战事需要大量收购牛皮,望乡民们踊跃到县衙门口来交售。

班头让衙役拿着告示分头到四座城门口去张贴。方知县又让失主扮成衙役模样,混在其他衙役中间,到衙役门口等待收购牛皮。

苏三娘眼见方知县行云流水般的布置妥当,暗赞他的干练、睿智。便兴趣盎然的留着看方知县继续审案。

不多大一会,衙役门口就有热心乡民陆续抬着牛皮前来出售,衙役们当场量尺寸、论价钱,两时辰不到,已收了五、六张牛皮,只是没有发现黄灰夹黑毛的这张。

眼看着被盗的乡农十分焦急,班头在旁边却胸有成竹地对他说:“别急,方知县断的案,没有破不了的。”

话音刚落,只见两名青年呼哧呼哧地抬了一张牛皮过来,口里直喘粗气。牛皮还湿漉漉的,显然是剥下来不久。衙役熟练的将牛皮摊在地上量尺寸。只见牛皮中间背脊处,黄灰毛中夹杂一大撮黑毛,十分的显眼。乡农一眼就认出自己家的牛,迅速给班头递个眼色。班头一声令下,衙役们三下五除二的就把这两位气喘吁吁的年轻人提溜到大堂。

方知县立马停了手头的案子,当堂就对这两个小毛贼进行审问。可怜这两位毛头小伙,哪是青天大老爷的对手,没几下就一五一十供出了作案经过。方知县当即将二人收押,待后判决。

等到方知县处理完最后一位乡民的申诉,已近黄昏。只见他案板一拍,一声高喝:“本老爷今天断案到此结束,欢迎各位乡民明天再来现场观摩监督。退堂!”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