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章 千里相逢 (1/2)

第二日黄昏,包子铺已经打烊。

苏三娘回到闺房内,边哼着小曲,边麻利的收拾着行李。

堂妹苏小仙趴在床上,眼珠子随着她走来走去的身影滴溜溜地转,话里话外的充满了羡慕嫉妒酸:“姐,千里会情郎,我看你是高兴的下巴颏都快掉下来了,这小曲哼哼的,有这个必要吗?”

许是平时闹惯了,苏三娘没有把妹子的话当回事,故意忽略了她的揶揄,仍然低头折叠最心爱的内衣:“你个小屁孩,不懂别瞎说,姐这是去办正事,叫你过来,不是听你风凉话,是要把这铺子交代给你打理。”

苏小仙在床上翻了个身,一个鲤鱼打挺,麻溜的挪到了行李箱前,食指挑起已经折叠好的这件内衣,绕着手指头变戏法似的转着圈圈,戏谑道:“姐,这件可不行啊。要不我回去找件更撩人的给你吧?”

苏三娘不解:“干吗?我折的好好的,你捣什么乱?这不是好好的吗”

苏小仙摆出一付贱人得逞的模样:“老姐,虽说你吧,年岁也不算太大、身材也还过得去,但是这件内衣太土鳖了。”

边说边食指一使劲儿,内衣一套着圈儿就飞到床上。

苏三娘看着内衣从空中飞过来,急忙伸手,却没抓着,笑恬道:“这件啊,老姐我穿着贴身。”

苏小仙一脸嫌弃的样子:“姐,你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你此行千里,是去献身的,所以麽,内衣尤为要紧的。。。”

苏三娘听罢,红了脸:“谁说姐去献身了?啊?”

苏小仙开始了循循诱导:“姐,听说义州都快赶上朝鲜国了。那位如意郎君在穷乡僻壤为官,你这一去,异国情调、花前月下,没有清规戒律、没有家族伦理管着,再加上孤男寡女、干柴烈火的,彼此献身那是自然而然的好事哦。”

苏三娘听她越说越火爆,不屑道:“我说你这丫头片子,怎么脑子里尽是这些?”

苏小仙还不死心,凑近她姐,俏笑亲昵道:“姐,我的亲姐,你难道一点都不期待啊?”

看到苏三娘双颊渲染上了红晕,苏小仙又坏笑起来:“就说嘛,二十有五的老姐姐,哪能不怀春啊?嘻嘻。。。”

苏三娘从床上捡回内衣,按照老样子折好,在行李箱里码平,笑吟吟的瞧着小仙:“哎,跟你说句心里话吧,姐认为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有因果的,就像姐之前一直看好沈半仙,我就断定他有出息,明里暗里都给他提示,他那么聪明一个人,为什么不接这个茬?”

苏小仙好奇心上来了:“为啥?”

苏三娘:“他跟我说过,我们之间没有姻缘劫,只能朋友缘。我如果不跟他做朋友,那就没有这次千里缘。他沈半仙看好的男人,绝对差不到哪儿去,他沈半仙愿意牵的绳,肯定也是掐指算好的。佛说前世千百次的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相识相知。因此,缘起缘落,只要心有灵犀,就该无悔;若真能求得朝夕相伴,此生足矣。”

苏小仙收起了嘻皮笑脸,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姐,你可真了不起。”

时隔四日,苏三娘如约跟着浙江援朝物资车队踏上了寻爱之旅。

沿途不表。

一路颠簸,浙江援朝的物资车队平安抵达义州南城,按规定要到永清门外的粮草仓库统一归集,所以并不入城。

苏三娘辞别了嘉兴籍的护卫,在城门口雇了一辆马车,放好行李箱,上了马车直奔县衙。

义州只是辽东的一处偏僻县城,因为承担了防御职能,所以城墙高耸、顶加垛口、内有栏墙、中间马道、四周炮台。

马车经过十字街,苏三娘抬头就见一座青砖砌就的钟鼓楼,重檐高耸,气势壮美;所有的街巷土路均以鼓楼为中心,向四个城门方向伸展成四条大街,并由四街两侧延出数十条胡同,再由胡同连接若干小巷。

县城的熙攘喧闹远超出苏三娘的想象,这一路过来,作坊遍布,布庄、药号、酒肆、饭庄一家挨着一家,充满了和谐的美感。

县衙离鼓楼很近,没多大一会就到了。车夫忙着卸下行李箱,收了车费,径直就挥鞭打马离开。

苏三娘放眼望去,义州县衙比嘉兴府衙规模要小不说,整个儿全开放式的,并没有衙役把门,老百姓进进出出的、互相招呼着,更像是在逛自家的祠堂。

这完全颠覆了苏三娘的认知。她琢磨着,管理着这样一个开放式的衙役体统的知县,要么就是水平高超、要么就是浑浑噩噩。

这个点上,正是县老爷升堂的时间,苏三娘进了大门,跟着几位老乡,随大流往大堂里走。

由远而近,苏三娘几乎能听到他洪亮又有号召力的声音,隔着人群,她终于看到了那人。

正是知县方一彬,只见他,五官分明,俊美的脸庞如雕刻般的有棱有角,一双剑眉下深邃的眼眸里流露出机敏的目光,让人不敢小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