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会轻易化解,所谓的友情渐渐弥漫。
双方分宾主入座,悠闲的摆起了茶道。
小西边敬茶边借机问道:“沈君,你可是答应我回京复命时,把我提出的要求给你的皇帝陛下说道说道的。”
沈惟敬回京请旨,根本就没提过小西关于分割或租借朝鲜南部的想法。见小西问起,只能睁着眼睛说瞎话:“是啊,我回京后,第一时间就上禀了,圣上的旨意是,我大明王朝,需要的是面子,你提的军费银两补助,不在话下的,要多少你到时候说个数,我们照单全付,也好让你回东瀛交差。只是划拨朝鲜国南部战区给你...”
小西急道:“怎么样?”
沈惟敬深深叹了口气:“哎!我说小西将军啊,事实你已经看到了,此次随我东征的还有李如松大将军的王牌铁军。他说刚刚征讨完甘肃的叛乱,没怎么使上劲,全军上下都手脚痒痒,非要在圣上那边讨旨来朝鲜摩擦摩擦...哎...”
小西口中急道:“那么说,沈君,你这次过来,是下战书的吗?”
沈惟敬一抱拳,连声说道:“小西将军,上次你我就一见如故,我就觉得能成为你至交好友,虽然我们俩站在不同的阵营,但是只要我还是朝鲜特使,只要你还是一线指挥官,我肯定不会让你小西将军难堪,你小西将军也不会令我为难...
小西不无感动道:“沈君,你这话我爱听。”
沈惟敬感慨道:“目前的情况是,李如松大将军的铁军,在辽东对付异族可是杀人如麻,要真是开战,你这边肯定讨不到一点点的便宜。”
小西没好气道:“这个不好说,鹿死谁手,未置可否!我可握有十万万大军。而据我所知,你们这才来了不到五万。”
沈惟敬耐心规劝道:“小西将军,我们俩之前就有共识,只要对双方都有利,特别是能让你小西将军回去能交得了差,又能让我大明王朝面子上过得去,能不动手的,尽量不动手,是吧?”
小西竖起大拇指道:“吆西,吆西!就是这个意思。”
沈惟敬微微笑道:“那好,作为至交好友,你先听我给你分析分析。等我分析透了,要打要和,你再下定论。”
小西很是受用道:“我知道你是大明皇帝亲封的沈半仙,有见地、有智慧,我很愿意聆听指点。”
沈惟敬缓缓神道:“首先,我们俩是在第三国的土地上谈和平还是战争,战与和对我们本土来说都无伤大雅。我们之间的聊天、和谈或者决裂,都可以左右朝鲜半岛的命运。”
小西点头道:“认同。”
沈惟敬继续分析道:“既然双方都已挥师出塞、兵戎相见,那么我们就先谈谈战。”
小西应道:“可以。”
沈惟敬谦逊道:“论战,你是行家里手,我要多多向你讨教讨教。”
小西笑道:“那是你谦虚了,谦虚了。”
沈惟敬接茬道:“我虽从未带兵打仗,但自幼熟读兵书,《孙子兵法》、《吴子》、《孙膑》、《司马法》都烂熟于心。战争,那是需要在特定时空内进行的,环境、气候、地形等客观因素会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
小西不由赞道:“你说的这个精辟,你们的前辈诸葛孔明曾说过,天地气象、阴阳五行,都可以决定战争的走向。”
沈惟敬竖起大拇指道:“将军,你果然不一般啊,都学起孔明先生了。”
小西直言不讳道:“小西家族从贸易需要出发,从小就被要求读孔明谋略。”
沈惟敬继续分析道:“那你且看看,这朝鲜半岛基本上都是山地,地形复杂异常,更适合我大明李将军的地面部队,而你们东瀛兵,最擅长海战;如果现在开打,在山地丘陵之间,这海军硬杠陆军,谁输谁赢,脚底板想想就知道结果...其次,虽然李国主的朝鲜义兵疏于防范、久未历练,但是被侵略被占领地区的军民,肯定不甘屈服,必当挺身而出,定会殊死搏斗,这份誓死不做亡国奴的气势会给你们带来不小的障碍。朝鲜兵软弱不错,但是当他们真的面临被奴役被侵略被压迫的时候,就必然会全民皆兵,到时候哪怕是一千两百多万朝鲜军民一人吐一口吐沫,也会把你们这区区十东瀛兵给淹没了...”
小西反驳道:“沈君,你分析的这第二点恰恰相反,东瀛将士一路推进,都已经打进陪都平壤城了,根本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所到之处一片祥和,老百姓该捶年糕的还捶年糕、该唱歌跳舞的还唱歌跳舞...”
沈惟敬厉声道:“那是因为还没有被逼到绝路,你们一路打来,他们一路退让,超过百分之六十的朝鲜军民都退到了平壤城以北、以西地区。都在那边养精蓄锐...你们前面打汉城只用了三天,而打平壤用了半个多月吧?”
小西点点头道:“没错,打平壤伤亡惨重!”
沈惟敬坚定道:“越打到后面,伤亡越大,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