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通贡,小西整个人像是被打了鸡血似的,满脸红光,微微颤抖双手托起茶碗,一字一句道:“沈君,我此番率军跨海西征,最大的收获,不是兼并了多少土地,而是得遇你这位不一样的大明使臣,你不仅完完全全没有官架子,也没有腆着肚子啊啊的打官腔,每次都是掏心掏肺的说大实话!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啊。”
沈惟敬托茶回礼道:“将军,蒙你厚爱,我沈惟敬有句心里话想说...”
沈惟敬抬眼环顾了左右。
小西心有灵犀,喝令道:“都先退下。”
沈惟敬看着左右都退出大堂,才托手抱拳道:“将军,抛开这该死的战争不说,我内心敬仰您的人格魅力,如你不弃,我沈惟敬愿意与您结拜为异姓兄弟,不知道将军您意向如何?”
小西大喜过望,哈哈笑道:“正合我意,正合我意。”
沈惟敬脱口道:“小弟我今年三十有二。敢问将军您?”
小西眯眼笑道:“惭愧,我四十有六了。”
沈惟敬恭敬道:“那我该尊称您一句大哥。”
沈惟敬端起茶碗,肃身起立道:“来,大哥,小弟沈惟敬敬大哥一杯茶。”
小西连声说道:“兄弟,你客气了。这杯茶喝下去,咱们可就是一家人了。”
沈惟敬低声细语道:“大哥,现在是双方对垒,剑拔弩张的,我们不能大张旗鼓的搞兄弟结拜。今天大哥您暂且喝一杯我的敬茶。改日等战事结束,我定当亲赴东瀛本岛,到您家族的祖坟或牌位前,再叫上一句大哥,好让祖辈们见证我们的兄弟真情!”
小西大为动容道:“兄弟,真是有心之人,令我无比感动。这样,从今往后,我们两边的所有事情,我们兄弟商量着来。”
小西家族打小就有灌输结义结盟的传统,《三国演义》更被奉为经典,刘、关、张三个人能结拜为兄弟是因为他们都讲义气,都有甘于承担风险和牺牲自己的气概,以至于能在群雄并起的三国战纪成就霸业。
今天,智勇双全的沈惟敬能主动认他为哥,在小西看来,那是因为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了沈使臣。
所以,对眼前这位弟弟,也势必坦诚相见!
所谓的前营结义,是沈惟敬率性而为,临时起的意。
他哪是真的为小西行长人格魅力所折服?
倒是正襟危坐对面的这位三国迷小西行长,对结拜兄弟看得如此庄重和崇高。
沈惟敬眼见火候已到,脱口而出道:“哥哥,我大明的颜面和丰臣的诉求,肯定有巨大的落差,圣上要求我的这一套,丰臣想要你获取的那一块,在短时间内谈不到一块去。你看何解?”
小西行长既然认了沈惟敬为自家兄弟,便直言道:“实不相瞒,关白大人不惜血本,让我领命朝鲜国,就在于岛国对于土地有着近乎偏执的渴望。我们的地儿实在是太小,小到我这十万人的队伍,如果哪天让他们排成一排检阅,肯定有人会因为排不下而掉海里去。关白命我带那么多兄弟们一路辛苦打朝鲜,就是想要在这里多占点地儿,好让本岛上的大臣多多少少能分到些有点属于自己的封地领土,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更拥护关白的领导。而你这次带来的信息是不同意割让或租界半岛给我们,仅仅给点银两意思意思,那真的无法满足关白大人的胃口啊。”
沈惟敬继续诱导道:“大哥,好就好在,谈判这摊子事儿,主动权现在都握在咱哥俩这边。我们可以适当的过滤一下对彼此不利的信息,大的分歧不如在我们的手头放一放,等时间过了,日子久了,说不定就顺了。您说是吧?”
小西若有所思,不住点头道:“你这个想法,有道理的,有道理的。”
沈惟敬见小西并不反对,而且兴趣挺浓,便开始天马行空的诱导起来:“比如说这割让或租界朝鲜东南部四道的事儿,我回去也不说你们是不是非要不可,你回去也不提我大明答不答应,咱就先搁着,等条件成熟了,再做商议。如果非要写什么和谈议定书,我给你的肯定是中文,你给我的肯定是大和文字,反正也没多少人能看懂,到时候,我们各自保管,相安无事。你看如何?”
小西行长听罢,眼睛瞪得跟铜锣似的,他实在想不出合适的词语来对应眼前这位脑洞大开的明朝使臣。
若有所思了好一会,小西方回道:“经你这么一分析,好像是这么回事。”
沈惟敬赶紧添柴加火道:“大哥啊,双方都已经兵临城下,一言不合就会开打,我们不把握好尺度,对你我都不利啊。”
小西点了点头道:“弟弟啊,我内心来说,开打是下策。只要能让我多多少少占些土地,回去交得了差,我又何尝不想要和平?暂且按照你的思路来,双方以和为贵,你负责处理好大明那边的事,我负责应对关白这边的想法。”
沈惟敬谦逊的眼神一直在观察小西,听到这番话,他心头的大石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