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惟敬盗书 (1/2)

沈惟敬:“我也只是书本上读到过所谓的威武之师,今天可算是开了眼界。不过这一路看过来,您这边可没有十二万大军啊。”

小西平缓的答:“沈君,我手头十二万大军不假,自平壤撤出来后,我亲自带兵屯守黄州牧,驻守在黄海道这边的主力有近六万。你说说看,我这六万精兵应对李如松的主力没问题吧?”

沈惟敬继续贴着狗皮膏药:“要说我个人的感觉吧,你们是旗鼓相当。”

小西有些不服道:“不应该吧,据我所知,李家军人数可不到五万。”

沈惟敬有意无意的问:“我只负责议和,才懒得管他们布兵打仗的事,他李家军是多是少,管我屁事。我觉得您这六万雄兵布放在此,如一道铜墙铁壁。那么除了这里的六万,您其他的兵力呢?”

小西:“沈君,其他兵力,留在平壤以北,海州牧、开城府、京畿道、江原道各安排了部分兵力屯守、王京汉城府布置了一万多精兵。我是个生意人,首先要考虑成本,还有三万多主力,暂时部署在东瀛本岛的广岛沿海,只要朝鲜这边有需要,第一时间可以登岛支援。放在九洲本岛上,更节约成本,哈哈。”

沈惟敬看似无意的追问道:“我说将军,这三万军士要从广岛渡海,不容易吧?”

小西笑道:“这个简单,我手头有各式战船和运输船超过八百艘,全部满载每趟可运送一万五千多军士,两趟来回就能将他们全部送到朝鲜战场第一线。”

沈惟敬继续恭维道:“将军啊,要不怎么说您是东瀛最大的生意人呢。光这八百多条船舰,只要战争一结束,那不都成了商船吗?能发多大的财啊。我可眼红了。”

这个话题显然是说到小西心坎里了,他颇为自得道:“嗨,要说跟带兵打仗比,我本人还是宁愿去做做贸易。”

沈惟敬:“您是亦商亦战。商场和战场均有建树,我当好好学习。”

这样的恭维,小西很是受用:“沈君,等战事消停了,我带着你做点贸易啊。”

沈惟敬听罢,即可表现出很惊喜的样子:“那我先谢过了,托你的福,沾你的光。我后半辈子的生活算是有着落啦。”

小西信手拈来道:“这个好说,有钱大家赚才是真快乐,大家赚到钱才有更大的意义。”

沈惟敬若有所悟道:“您这么一点拨,倒让我想起来了,条件成熟的时候,我想办法通过宋老爷,帮你张罗张罗通贡的事情,这事情如果成了,您以后跟我大明的沿海贸易,可就是独一份。”

小西瞬间眼放亮光,情绪高涨道:“通贡事大,远比这鬼战争要来的有意义。这个事情,就拜托沈君好好操作,弄好了,我重谢!”

沈惟敬拱手道:“将军的需要,就是我去努力的目标...那我们就此别过,既然我们的误会烟消云散,我就先不去平壤城了,我跟姓李的说不到一块去,还是少见为妙。我径直回京复命了,然后再伺机而动,看看条件成熟时再帮你提提租借朝鲜地块和通贡的事情。

小西显得依依不舍:“山高水长,沈君保重啊。”

众人辞退。

李将军神情严肃,低声道:“沈钦差,你从敌营回来,直接过来找我,是不是小西那边有什么重大变故?”

沈惟敬笑盈盈的回道:“李将军,小西他就是一个生意人,糊弄糊弄他没有问题的。我急着过来见你,是这路上一直在盘算,想着给你出出主意,看看能不能短期内能干他几个漂亮的仗,等把日军打蔫了,到时候咱再跟他和谈不就是更有砝码了吗?”

李将军喜道:“我们刚才还商量着,准备先打黄海道。将士们想一鼓足气先把小西的主力部队给拿下。”

沈惟敬惊呼道:“将军啊,万万使不得。”

李如松充满疑问:“为何?”

沈惟敬义正言辞反问道:“李将军,你可还记得祖承训之教训啊。”

李将军点了点头:“祖承训原是我父亲旧部,他第一次入朝带四千多官兵在平壤城被东瀛区区千余官兵包了饺子。”

沈惟敬急道:“我听宋老爷说了,那是他祖承训眼高过顶,太过自信,没有很好的去打探敌情,不能知彼知己,肯定无法百战百胜。”

李将军若有所悟道:“那请问沈学士,你有什么想法?”

沈惟敬语气诚恳道:“我此去小西行营,尽其所能的吹捧他治军有方、领有威武之师,他是个来了兴致、什么都不顾的人,非要带着我去军营溜达了一圈,其实不就是为了满足一下他的虚荣心而已。这一路看过来、问过来,我大致摸到了老底。”

李如松急问:“是什么底?可有助于我?”

沈惟敬轻声道:“小西部队号称十二万,其实摆布在朝鲜本岛的不到十万。这其中黄海道摆放了六万精兵,正可谓重兵把守,我们如果直攻黄海道,等于去硬碰硬,锤子对榔头,哪个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