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秦武,你跟我几年了?”
副驾驶上,身材高大健壮面容坚毅的年轻人回过头。
“少爷,已经七年!”
“想家吗?”
家……!?
秦武摇头:“不想,我十二岁那年,河北老家发生大饥荒,家里十六口人陆陆续续被饿死,只有我靠着爹娘用卖小妹换来的三斤劣质面粉苟延残喘,最后逃到烟台,把自己卖给奴隶商人,才最终活下来。”
“我是幸运的,刚到殴洲就遇到少爷您。”
“想家干什么?难道还回去给女真狗当牛做马?”
说着,人高马大的秦武回忆起当年逃荒的惨景,忍不住红了眼眶。
自从清廷对西方列强的几次贸易战争失败,国内各种农民起义层出不穷,社会秩序和法律体系彻底崩溃。
乾隆对外逢战必输,对内则是百战百胜,指挥清军杀得大江南北人头滚滚,杀到在也没人敢聚众造反。
你以为乾隆赢了?
不,他输了!
野蛮残暴的杀戮,加上翻了无数倍的重税,导致民心尽失,很多百姓交不起税,只能把土地卖给地主权贵,给地主权贵当佃户,以此来避税。
如此一来,土地兼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乾隆也没阻止,反而在放纵土地兼并。
因为土地是不会跑的,到了谁手里,谁就必须把土地税交出来。
所以,土地归纳到地主手里,还不会出现荒废的情况。
地主要交税,百姓要活命,由地主来监督管理百姓规模化生产种植,大幅度的提高产量,岂不是比朝廷来监管更好一点?
这种模式有优点,也有缺点!
风调雨顺的丰收之年,地主可能会多养着点佃户。
灾年呢?
从十年前开始,夏天洪涝灾害,冬天冰雪灾害,像秦武这种因饥荒家破人亡的孤儿,在种花随处可见!
所以很多人都是逃到沿海城市,把自己卖给奴隶商人,祈求能逃离种花。
出国之后,哪怕是当奴隶,也比在种花硬生生的饿死好。
“秦武,如果我要回种花去造反,你会不会跟着我?”
啥?造反?
秦武惊呆了,开车的秦熊也是被吓了一跳,手一滑,车身走了个S型,差点撞到旁边驶过的卡车。
“少爷,您真要造反?”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