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番吵闹也被正往里屋搬笼屉的胖伙计罗大周看到了,他见那老郎中呵斥唐远志,赶忙喊他回来,趴在他耳边悄声骂了那老头两句,哄得唐远志咧嘴一笑。可唐远志心里还是觉得那方子开得就是不对,但是人家老郎中却又骂自己是瞎开方子,心里满是不解,便闷闷不乐地坐在了墙边。
伸手从怀里掏出了一张旧得泛黄的白纸,打开捧在手里就那么看着。罗大周经过身边也伸头看了看,是一个女人的头画像,虽年月久远,却仍依稀可见是一个漂亮的女人。
“我说小远志,这是谁啊?”罗大周问道。
唐远志一听他问,赶忙把纸折了起来又揣到了怀里,末了还双手环抱护住了胸前,说了句:“我不告诉你我!”
“嘿这小子,等会我不给你饼吃!”罗大周悻悻地说。
直到后晌申时,罗涛带着马大宝才回来。一到店门口,马大宝一把抱起了唐远志,兴冲冲地说道:“远志啊,我们可算有了去处了!”
罗大周一听忙也奔了出来,罗涛也很是高兴,便告诉了他。原来他们转悠了好几处城里的酒铺,但都被告知今年开窖出封的酒不多,根本不需要什么帮手。正当他们在街上四处寻计就要泄气的时候,遇到了几位城西不远处宏音寺里来城里采办的师父,听说马大宝要找工事,便问他是否愿意到寺里做事,每月二两银子,而且寺里还可以给他一间后山的房舍住。马大宝当即便应允了,要不是得回来接远志,人家师父便要带着马大宝直接回寺里去了。
罗大周一听说还有专门的住处,每个月还有二两工钱,心下也是替马大宝高兴。想了一下却又不解地问罗涛道:“六叔,到寺里干活,不会也要剃头当和尚吧?”
说罢还摸了摸唐远志的头又接着说道:“远志要做小和尚了!”吓得唐远志抱着头直往马大宝身后躲。
“这倒不用,宏音寺是我们泸州城左近最大的寺院,香火一直很盛,那里的和尚骄贵得很,因此不像其它小寺院大小活计都是寺里师父自己做。人家宏音寺里像大宝兄弟这样干活的伙计有十多个呢!”罗涛看来是知晓点宏音寺的事,说得煞有介事。
转头罗涛便让罗大周去买了点肉,自己又到院墙后头摘了些蔬菜,一番准备,竟也做了两荤两素四个菜出来。别说马大宝和唐远志,就连罗大周都看直了眼,盯着饭桌直流口水。想来他们爷俩的日子确也是不好过,怕不是也很久没看吃到过肉了。
面饼铺掌柜罗涛请马大宝和唐远志舅甥二人吃了一顿践行饭,着实让马大宝很是感动。几人好一番热情,罗涛直言让马大宝以后定要常到城里来面饼铺看看,还说如果寺里的活计不好干便辞了再回来重找工事。到后来马大宝才知道,原来这罗家叔侄二人十年前也是从外地逃荒来到泸州城的,因此再见马大宝和唐远志的遭遇才是感从心发,鼎力相助。
临了,趁着日头还在,城门未关,马大宝带着远志便和罗家叔侄辞行了,罗涛给他指明了路线,又塞了几块专门做的肉馅饼给远志的怀里,这才打发他们早点奔宏音寺去。
等到马大宝和小远志都走了四五天了,罗大周有时还会不住地念叨。
“也不知他们在那寺里做哪些活计,我看那寺里的二两银子怕也不是那么好赚!”“六叔你说那小远志又不能干活,到那不会真剃了头当小和尚吧!”
“本来多漂亮的一个小孩,要是做了和尚多可惜了!”
几番念叨直吵得罗涛心烦,口里呵斥他几句,自己心里却也不无担挂。几日相处下来,他也能感觉到那马大宝是个诚实本分的好人,隐约也感觉到他们身上有很重的心事,想必所遭的变故对他们的伤害也是不小,再一想到自己曾经的遭遇,心中便也止不住的挂念。
这天一早,罗涛在里间和面,罗大周刚端了几笼新出锅的面饼出去,就看到一个面容华美,一身鹅黄色长裙的中年妇人站在摊位前,他只当是来买饼的客人,放下笼屉拿起一张干荷叶就问道:“大姐,您要几块饼?”
这妇人其实年龄也不甚大,约么四十不到。正是前几日到带着一个小孩到对面抓过药,被唐远志说药方不对的那个人,只罗大周当日没有在意,因此并不认得。
只见她并未答话,而是伸头向里间看了看,像是在找寻什么。罗大周只当她是怕眼前不是新出锅的饼,便又说了句:“大姐,这就是今天第一锅,刚端下来的正热乎着,您要几块我给您拿。”
这妇人这才说道:“小哥,我不买饼,我向你打听一下,前几日常坐这墙边的那小孩怎么不见了?”
一听不是买饼的,罗大周便没了好声色,随口应了一句“不知道”,话刚说完一个激灵,忙又问道:“你说谁?”
那妇人倒也不生气,便又问了一遍:“就是原先在你摊位旁边坐着的那个小孩,七八岁的样子,穿一身水蓝色小短褂的。”
罗大周一听是打听唐远志的,便提起精神看了看眼前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