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画中人泸川酒香醉 镖局里师门暗藏仙(4) (1/3)

待唐远志走到身前,马大宝顺势将他拽至身后,自己也侧身挡在了韩怜英与唐远志中间,同时不住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妇人。

韩怜英冲他微笑道:“你便是小远志的舅舅马大宝吧?我是泸州城里成联镖局的,我姓韩,唤名韩怜英。今日是专程前来向你们道谢的!”

当下便将那日抓药进而得遇小远志指出药方不对之经过叙述了一遍,包括后来按着小远志的方子煎药,他的儿子只服了三天便大有好转直至数日后完全康复的事情也说了,脸上满是感激之情。马大宝听后好像暗自松了口气,便也客气地回礼,直言这都是末小之事,只要孩子病愈便好。

韩怜英让陈安阳带着小远志玩,示意马大宝跟着他走到了一边。看着眼前这汉子实际也就只三十左右,不过脸上却满是风霜;面容端正,但眼睛里仍旧满是小心谨慎,好像生怕会有人将他们抓走一般。由面相看韩怜英相信马大宝是个老实本份的人,心中略有思忖,开口问道:“大宝兄弟,你们是从何处而来?泸州城里没有可投靠的亲朋吗?”

马大宝见她和颜悦色、语气真诚,不像是有异心之人,便也就答了句:“我们本是北方陇西人,这两年打仗死了很多人,又遭了饥荒,家里就剩我和这个小外甥了。本想到泸州来投靠娘舅家里的,但一打听他们已搬走很多年了。”

韩怜英接着说道:“大宝兄弟,想来我与那小远志也算很是有缘,不然怎地就能遇见了你们,他还给我指出药方不对这才救了我孩儿一命。要是不嫌弃的话,你把小远志带着,我想把你请到我们镖局里去做工,我们虽是个小镖局,但怎地应该要比这儿好得多!”

马大宝一听自是喜上眉梢,来了几天他也深知这宏音寺的工事也并非长久,一旦寺院整修结束,最多数月之后他可能又要无处可去。现在有这么个机会能安身落脚自是再好不过了。只是他心道自己并不会保镖护院,却不知到镖局去了能做些什么。韩怜英却直言无妨,保镖自有镖师,他去了尽可做些杂活便是。

辞了宏音寺的工事,马大宝便带着唐远志跟着韩怜英复又进了泸州城。一路无话,待得到了地方之后,马大宝一看这成联镖局果然并不甚大,只一个两进的小套院,前院便是镖局放镖进出之用;后院则是韩怜英一家的住所和部分镖师日常用食的地方。

镖局里只有三两个年轻小镖师在收拾零物,见韩怜英回来都问了声好。原来这成联镖局只有两路队伍三十余人,一路在半月前便护镖去了成都还未回来,而韩怜英的丈夫、也就是镖头李成元二日前也接了一趟镖,带着人去了铜仁。

马大宝与唐远志跟着来到了后院,只见坐北朝南的四间堂屋两侧各有一排厢房,中间便是日常起居的小庭院,当间一个三人环抱的大水缸,水缸南侧摆着五个石凳子。西边的是灶房与饭堂,韩怜英带着他们来到了东侧的厢房,三间屋子全都是空的,原来镖局的镖师都是泸州城里的子弟,放了工便都各自回家,原本留做镖师的住处也就多年未派上用场。

韩怜英亲自给他们收拾了最南侧的一间屋子,铺了两张床褥,就连桌椅板凳都擦了一遍。马大宝他们并无行李,韩怜英又回去拿来了两大包衣服,四季的换洗有数十件,全都是陈安阳和自己儿子李正穿小了的衣物。看了看马大宝的身材比自己丈夫要瘦小一圈,便打算得空将李成元的旧衣物拆了改一改再拿给马大宝。

韩怜英正领着马大宝和唐远志熟悉一下居所环境,陈安阳拉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孩跑了过来,这小孩一看便是重病初愈,脸上白多红少,但看起来很是忠厚老实。这小孩跑到韩怜英身边喊了声“娘”,不住地打量着唐远志与马大宝,眼里很是好奇。

韩怜英向马大宝他们价绍道:“这是犬子李正,前些时日在床上足躺了小半年,多亏了小远志改的方子这才能痊愈,否则还真不知道要几时才能下床。”

这个时候还得是陈安阳比较活泛,一是他与唐远志已有过几番照面,再者来时路上二人已很是熟络,而那李正看起来便是老实本份的孩子,所见并非很善言辞。但陈安阳没管这些,拉着他们便到大门口玩去了,且三人年岁依次相近,很快便嬉闹在一起。

马大宝也不闲着,见后院缸里没水,抄起了水桶问明了地方便去担水了,不仅将院里的水缸装满,连灶房里的两只小缸也一并装上。放下水桶便拿起扫把将院子好一番打扫,韩怜英直道院子暂不用扫他也没听,扫完了后院还跑到前院也扫了一遍。

马大宝确是真心出力地干活,皆是因为他深知遇上了贵人能收留他们他便要对得起人家,好歹总算是有了稳定的居所,更主要的是他看着在那边玩耍的唐远志,心下更是一热,这孩子再也不用跟着他风餐露宿了。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多干活,绝不能让人家嫌,只要小远志能好好地慢慢长大,别说干活,就是让他累死便也是值得的。

日子便这样安稳地过了下去,没想到韩怜英还找了一个老秀才来镖局给这三个孩子开堂上课。原先都是她自己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