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存在徇私舞弊的事?”姚广孝开口问道。
苏牧点了点头,将一片毛肚吞下腹,然后开口回道:
“自然。”
“本朝先前已经举办了五次科举,前五次都没有出现这种北方士子剃光头的情况,为何到了今年会突然出现这种情况?”
“北方士子学识水平差这个理由,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前五次科举,南北上榜比例,大约北方最低拿下2成多一点的名额,南方拿下7成多一点的名额,这是符合南北方人口规模与经济文化水平的,才是正常的结果。”
“而这一次,显然是不正常的。”
姚广孝想了想,又开口问道:
“可考生殿试的试卷,都是要经过弥封和誊录的,考官如何徇私作弊?”
“这太简单不过了。”
苏牧笑着回了一句,然后开口解释道:
“出卷之人与审卷之人都是南方人,儒学一道,讲究的就是文脉相承,如果仔细分辨,其实不难通过文风识人。”
“如果要再保险一点,事先约好在答卷之中的某些地方写某些特定的内容即可。”
“南方文官集团为何要如此做?为何要在这个时候这么做?”朱棣开口问道。
“人生七十古来稀,你们想想当今陛下的年龄。”苏牧开口提醒道。
朱棣悚然一惊,他想起了最近一次去应天府觐见朱元璋的情况。
朱元璋的身体已经明显不行了!
“你的意思是?”朱棣试探着问道。
苏牧点了点头,淡淡地开口回道:
“这就是一次试探,如果当今陛下对此没有反应,那他们必将更加肆无忌惮!”
“将北方官员从朝廷中枢踢走,由南方文官集团将把控官员的上升通道,彻底让日后的新君依赖于南方官员,这就是南方文官集团的如意算盘!”
“哦,这些人也还有一个小心思,科举三年一届,如果这三年内发生皇位交接,新皇势必要对百官加恩,到时候收益最大的,多半也是今年这一批朝廷的新晋官员。”
苏牧的语气很平静,仿佛是在说微不足道的小事,不过落在朱棣与姚广孝两人耳中,却无异于平地惊雷。
两人都惊呆了!
他们真没有想到这一层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