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章诸葛刘交的小门童刘肥 (1/2)

亭舍,是一方乡土的枢纽之地,多建于交通要道、以及乡村之间的关键位置。在交通干线上,大约每十里设置一处,便于过往行人休息、换马以及传递信息等,的确是聚集人群的好地方。

但如今朝廷大兴土木、戍边征战,徭役需求如无底洞般,频繁征集人力。百姓早就苦不堪言,这个时候将他们聚在一起,稍有不慎,便会激起民怨。

是以刘邦、樊哙、卢绾等人听闻刘交要将人聚集过来,尽皆变了脸色。

刘邦皱着眉头,率先开口:“你什么意思,你想干什么?”

刘交神色平静,只是微微摇头:“诸位兄长,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樊哙粗声粗气地嚷道:“不行,你得说清楚,这他娘的可不是闹着玩的,万一出了岔子,咱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刘交无奈地开口道:“诸位,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把他们聚集起来就是要让他们知道他们和我们目前都面对着的困境,然后给他们解忧、为我们解难的。”

“哼,你小子说得轻巧,不可能!”

樊哙等人听了,却纷纷摇头。

卢绾苦笑道:“老弟,你这恐怕行不通,厉害关系咱们先前可没少说,大哥都下跪磕头了,才拉来一百个壮丁。现在临时又加名额,百姓一听,指定得炸锅,这么多人聚在一起,搞不好当场就得民变!”

刘交微微扬起下巴,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子曰:症之所在,结之所在。交,正是去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去激发矛盾的,诸位兄长只管照做就是!”

他的语气不容置疑,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自信。

子曰非子曰,而是伟人曰,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问题解决了,矛盾自然就没了。

樊哙等人依旧嗤之以鼻,樊哙撇着嘴,满脸不屑:“哼,解决问题?问题就是徭役,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征,你怎么解决,好笑!”

刘交不耐烦的道:“那是你以为的唯一方法,所以你们觉得办不了,既然你们没办法,那就听我的,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你们只要照着我的话做就是了!”

樊哙他们还是不服气,正要再争辩,刘邦突然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吼道:“都他娘的别吵了,就照他说的办!”

“大哥,这……”

“谁要是不听,谁就不是我刘季的兄弟了!”

老流氓的声音在屋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关键时刻,果然还是老流氓有魄力。

于是几人就此收场,各自散去。

回到刘邦家后,刘交向刘邦讨要了纸笔,说要写点东西明天有用。刘邦一脸狐疑,追问:“写什么?”刘交只是淡淡一笑:“别问。”

刘邦见状,嘟囔了几句脏话,骂骂咧咧地走了,也没再问。

次日,天还未大亮,刘邦便早早起身,他没有去叫醒刘交,而是依照刘交此前的交代,径直去找了樊哙他们,率先召集了亭卒和十个里的里正,神色凝重地吩咐他们去将整个泗水亭的百姓都召集到亭舍。

众人虽心中存疑,但慑于刘邦的命令,也都纷纷行动起来。

这一日,时光仿若被拉长,众人在忙碌与忐忑中度过,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如血。

百姓们陆陆续续抵达了亭舍,或带着满心的愤懑,或面露惶恐之色,交头接耳间,尽是对未知命运的担忧。

人群聚集,嘈杂声起,仿若即将掀起惊涛骇浪,刘邦站在亭舍前,望着眼前乌压压的人群,心头一紧,赶忙吩咐了两个亭卒去找刘交过来。

而此时,刘邦家门口,晨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细碎的光影,微风拂过,光影摇曳。

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小刘肥,偷偷从门里探出脑袋,往外面瞅了一眼,又像受惊的小鹿般,飞快地缩了回去。他那圆嘟嘟的脸蛋上,一双大眼睛闪烁着好奇与机灵,转瞬间,便扭头迈着短小的步伐,开始往回跑。

他匆匆穿过院子,来到大厅的门口,小身板挺得笔直,对着门里小声喊道:“报告小叔上士,还没有人过来。”

他稚嫩的声音里,透着一股认真劲儿。

门里传出刘交惫懒的声音:“好,再探再报。”

小刘肥如同一个接了庄严使命的士兵一般,对着门里伸出小手抱拳,一本正经地回应道:“下士刘肥,得令!”说罢,小短腿再次发力,转圈般往大门奔袭而去。

而横趟在门槛上的刘交,则是一脸欣慰的看着小刘肥、滴溜溜转得飞快的步伐,心道作为一代文宗,怎么能不懂炒作的道理呢?

像诸葛亮这么流弊的人才,不也是先炒了个“卧龙”的名头出来,然后等刘备去请的时候,依旧还很抓人心的用了一套丝滑的欲擒故纵小连招。

虽然自己现在时没这个时间和条件了,但好在自己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24章诸葛刘交的小门童刘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