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章消息 (1/2)

周昌脑袋摇得像拨浪鼓,接着又开始竹筒倒豆子:“对方那身手,敏捷得跟猴儿似的,彼此间还能打个简单配合,可就是没穿兵卒制服。依我看呐,要么是脱了制服的亭卒,要么大概率是服过役的丁壮。”

秦朝百姓都得接受点简单军事训练。按秦律,男子十五岁就得去军事机构办登记,叫“傅籍”,之后每年服一个月“更卒之役”,虽说这期间不搞军事训练,可净干些修路、治河、开渠、漕运的活儿,主打一个培养团队精神、协作能力和纪律性。到了二十岁,就转成“正卒”,开始接受一年军事训练,队列、信号识别、军阵啥的都得学。

也正因如此,韩信才能跟变戏法似的,把新招来的人简单操练操练就送上战场。

刘交听完周勃这话,陷入了短暂的沉思,没一会儿,他眼睛一瞪,跟下了天大决心似的:“既然甩不掉,那就会会他们!你让探路的带着妇孺继续往前冲,务必保证妇孺安全,亭卒和其他男人们都留下,我倒要瞅瞅,这伙人到底啥来路。”

周昌领命就跑,麻溜地组织人手安排伏击。只见他跟几个精干汉子咬耳朵交代计划,众人纷纷点头,跟幽灵似的悄无声息隐入路旁草丛和树林,就等着给来者一个措手不及。

再看刘交,带着几个身强力壮的同伴,跟大爷似的大摇大摆站在路中央。

这天气闷热得像个大蒸笼,一丝风都没有,四周树叶跟被定住了似的纹丝不动,压得人喘不过气。

没一会儿,刘交耳朵一竖,就捕捉到丛林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果不其然,有两个人从灌木丛里探出脑袋,眼神跟贼似的警惕窥探,就那么一瞬,又跟受惊的兔子急忙缩了回去。

“有点意思。”刘交心里想着。

紧接着,丛林里传来喧闹声,那两个刚才探头的家伙见情况不妙,从灌木里蹦出来就往外逃。

刘交不慌不忙,跟个指挥家似的微微抬手示意,身后几个亭卒就像饿狼扑食般冲过去,把两人死死按住,押到了刘交面前。

与此同时,周勃跑得气喘吁吁赶来,神色又焦急又兴奋:“刘公子,其他人也被我们包饺子啦!”

刘交点了点头,跟着周勃去查看,好家伙,大概四、五十个汉子被周勃带领的一百来个亭卒围得水泄不通。这些汉子们神色慌张,眼神里全是紧张不安,身体抖得像筛糠,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吓得不轻。

刘交一看,心里暗自松了口气,嘀咕道:“这应该不是秦兵。”

于是他脸上堆满温和笑容,跟扫描似的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和声说道:“你们是哪路神仙,跟着我干啥?”

人群里一阵骚动,大家你瞅瞅我,我瞅瞅你,都跟被点了哑穴似的没人敢先出声。

这时,一个身材壮实、胆子稍微大点儿的汉子犹豫了一下,站了出来,脑袋微微低着,声音抖得像琴弦:“我们……我们是丰西亭先前被抓去骊山服役的丁壮,刚逃回来没多久。”

汉子抬眼打量着刘交,又满脸疑惑地问,“敢问你们是哪里的亭卒?”

秦朝亭卒有自己专属制服,一眼就能认出来,所以对方才有此一问。

刘交没直接回答,眉毛一皱,开启追问模式:“认识泗水亭的刘季不?”

丰邑乡包括泗水亭在内有四个亭,丰西亭也是其中之一,这四个亭的徭役都是刘邦在押送。

那汉子忙不迭点头,跟捣蒜似的:“认得认得,我们就是刘亭长押送的那一批,只是当时逃跑的劳役太多了,刘亭长就在丰西泽把我们都给放了,所以我们就逃回来了。”

刘交心里“咯噔”一下,接着问:“那你们今天咋会在这山林里,又为啥跟着我?”

汉子叹了口气,脸上写满无奈与惶恐:“大人有所不知,今天晌午,县衙的传令兵到了丰西亭,说有要犯逃了,让大家都小心着点。我们当时也不知道咋回事,后来才知道是刘亭长放走劳役的事发了。”

“还说他弟弟刘交刘公子,带着泗水亭的百姓也跟着要投贼,县令老爷大发雷霆,正亲自带着县兵在后边追,还让丰西亭、丰西亭、方与亭的亭卒在前面堵截……”

他说到这儿抬头看了一眼刘交,问道:“敢问大人也是收到命令前去堵截刘交公……的吗?”

他似乎还想称刘交公子,但当下这状况让他觉得不妥,于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听到这个消息,刘交和周勃他们这些亭卒都像被雷劈了似的吃了一惊,恐惧和惊慌的情绪跟病毒似的在人群中迅速蔓延。

“公子?”众人目光齐刷刷看向刘交,跟抓住救命稻草似的。

刘交立马跟没事人似的舒展神情,微微一笑,示意大家别慌。

然后继续追问:“你们作为逃役,既然知道这里前后都有官兵,咋还往这儿跑?”

那汉子硬着头皮说:“既然落到你们这些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