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4章韩信的胜利消息 (1/2)

在薛郡郡守府的议事厅内,气氛依旧凝重压抑。刘邦与刘交兄弟俩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对峙,彼此之间的矛盾如同一堵高墙,横亘在二人中间。

刘邦坐在主位上,脸色阴沉得好似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刘交则站在一旁,神色坚定却又带着一丝无奈,两人之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闯入议事厅,单膝跪地,大声禀报道:“报!有韩信将军的使者求见!”

刘邦和刘交听闻,皆是一愣,对视一眼后,刘邦沉声道:“让他进来。”

使者快步走进议事厅,先是向刘邦行了个大礼,又对刘交点头示意,随后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双手呈上:“启禀沛公、公子,韩信将军派我前来,特为呈上这封捷报。”

刘交伸手接过书信,迅速展开阅读。

看着看着,他的脸上渐渐浮现出惊喜之色,大声说道:“兄长,韩信不负所望,已成功拿下琅琊郡!他在信中详细描述了战事经过,巧用奇袭之法,以少胜多,大破秦军,如今琅琊郡已在我们掌控之中!”

刘邦听后,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一丝惊奇,但这惊奇之色转瞬即逝,他心中仍对刘交擅自任命韩信一事耿耿于怀,冷哼一声道:“哼,这小子倒是有点本事,不过……”

刘交见状,趁机走到刘邦身旁,恳切地说道:“兄长,您看,我就说韩信是个难得的人才吧。他此次立下如此大功,足以证明我的眼光没错。如今正值用人之际,我们更应重用他,让他为我们的大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刘邦微微皱眉,犹豫了一下,目光在刘交和手中的捷报之间来回移动,陷入了沉思。

他不得不承认,韩信这次的胜利确实漂亮,让他对这个曾钻人胯下的年轻人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然而,心中的芥蒂并非那么容易消除。

就在刘邦思考之际,一直站在一旁的樊哙突然大声说道:“大哥,这韩信虽说打了胜仗,但他名声实在不好。一个钻人胯下的胆小鬼,怎能委以重任?说不定这次只是运气好罢了。”

樊哙的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周勃也在一旁附和道:“没错,大哥,这事儿可得慎重。咱不能因为一次胜利,就忘了他之前那些不光彩的事儿。”

刘交听后,心中一急,立刻反驳道:“樊将军、周将军,你们此言差矣。韩信早年虽有胯下之辱,但这恰恰证明他能屈能伸,有常人所没有的忍耐力。他熟读兵书,精通兵法,此次拿下琅琊郡,靠的绝不是运气,而是真才实学。我们不能因为他过去的一点经历,就否定他的能力。”

樊哙涨红了脸,脖子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大声说道:“公子,话可不是这么说。名声这东西,有时候比本事还重要。他这种名声在外的人,跟着咱们,旁人会怎么看?还以为咱们队伍里都是些没骨气的人呢。”

刘交目光坚定地看着樊哙,说道:“樊将军,如今是乱世,我们的目标是推翻暴秦,拯救天下百姓。只要能达成这个目标,过程中的小节又何必过于在意?韩信的军事才能,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胜利,让更多的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这才是最重要的。”

周勃皱着眉头,说道:“公子,你说的道理我们也懂,可这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毕竟我们都是跟着沛公一路拼杀过来的,对这种突然冒出来的人,实在难以信任。”

刘交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说道:“诸位将军,我理解你们的担忧。但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只相信熟悉的人。

韩信在训练军队时,就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训练出的士兵纪律严明、战斗力强。这次攻打琅琊郡,更是证明了他的指挥能力。我们若能重用他,他必将为我们立下更多的战功。”

刘邦一直静静地听着双方的争论,此时他微微开口:“刘交,你说的这些,我也听进去了。可这重用一个人,不是小事,得从长计议。樊哙、周勃他们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刘交见刘邦态度有所松动,赶忙说道:“兄长,时不我待啊。如今各方势力都在扩张,我们若不抓住人才,就会落后于人。韩信这样的人才,一旦错过,恐怕再难寻觅。”

樊哙一听,着急地说道:“大哥,您可不能被公子说动了。这韩信……”

刘邦抬手打断了樊哙的话,说道:“都别吵了!我心里有数。刘交,你先让使者下去休息,好好犒劳一番。至于韩信的事儿,容我再想想。”

刘交无奈,只得点头:“是,兄长。”

使者退下后,议事厅内再次陷入沉默。刘邦靠在椅背上,闭目沉思,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韩信的捷报以及刘交、樊哙等人的话语。刘交则站在一旁,焦急地等待着刘邦的决定。樊哙和周勃等人相互对视,脸上都带着担忧的神色。

许久,刘邦缓缓睁开眼睛,说道:“刘交,你先回去吧。这事儿,我明天再给你答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