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这事,不成! (1/2)

“那怎么办?”

张妍一对青葱玉手紧紧地抓着朱高炽的胳膊,言语间已是带上了哭腔。

说实话。

别看她是长嫂,但对于自家小叔子是真的怕。

光是那身从战场上积攒而来的无边杀气,就足以令她这种连鸡都没杀过的妇道人家为之胆寒。

反正。

她是从来都不敢在这位小叔子面前摆长嫂的谱。

“疼,疼,疼!”

朱高炽连声嚷了几下,有些无奈又有些好笑地指着张妍摇头道。

“你们这些女人家就是喜欢大惊小怪。”

“就算我是李建成,可我那二弟也不是李世民呐。”

“二弟他,没有那么狠的。”

“再说上面还有老爷子压着呢,不用紧张。”

然而。

话虽是这么说,但朱高炽心中又如何能不忧虑。

自家二弟在军中的威望太盛了。

纵然是老爷子也有些难以压制了。

明日早朝,老二若是认命了倒还罢了。

可若是不认。

那将又是一场明争暗斗,血雨腥风啊。

......

夜静月明。

屋外只有虫儿在唧唧作响。

今晚,有太多的人难以安眠。

但是,太阳终将还是要升起的,纵是心中再是抗拒,这早朝该上还是要上的。

初春的天刚蒙蒙亮,远处的天空还泛着鱼肚白。

宫城。

午门外。

大明的文武众臣们起了个大早,在此按照各自的圈子聚集攀谈。

远远望去,红袍青袍绿袍之间泾渭分明。

“百官入朝!”

伴随着宫城内侍的一声高唱,午门在沉闷的吱呀声中大开。

文武百官鱼贯而入。

奉天殿。

三声净鞭声响起。

一身过肩通袖龙襕袍,头戴乌纱翼善冠的朱棣大步从侧殿走出,端坐于御座之上。

而阶陛下,世子朱高炽领头,三兄弟依次排开静立。

再往外,就是依照各自品秩的文武百官们。

文官居左,武官居右。

秩序井然。

“今日早朝不议政论政,只说三件事。”

朱棣眸光开阖间威视凛凛,环视了一眼众臣百态,淡然地说道。

话音一落。

百官们目光闪烁,恭敬地低头听候下文。

“这第一件事。”

“永乐大典修的不好,朕不满意。”

“杨大学士可在?”

文渊阁大学士杨士奇闻声出列,恭敬应是。

“臣在。”

朱棣面无表情地将目光从杨士奇的身上扫过,淡淡问道。

“朕这么说,你可心服?”

杨士奇面露惭愧,点头道。

“臣,心服口服。”

“嗯,那就好。”

朱棣微不可查地点头。

“既如此,那以后这编撰永乐大典之事就移交给少师了。”

“尔等务必要好生辅佐。”

“否则,朕这里可不会轻饶。”

“尔等可明白?”

论起信任来,朱棣终究还是最为信任太子少师姚广孝。

杨士奇等一众负责编撰永乐大典的大臣顿时纷纷应是,恭敬领命。

“臣等遵旨,必不负陛下所托。”

朱棣点头,而后看向一旁阶陛下立着的三兄弟,唤道。

“老二,朕听说你手底下有个能人叫解缙?”

这会儿。

朱高煦好像有点走神,并未应声。

还是一旁的三弟朱高燧抬起胳膊碰了下,朱高煦方才如梦方醒。

“唔~”

看着有些迷茫的朱高煦,朱棣倒是并未动气,反而提醒似的问道。

“怎么,舍不得解缙这个才子?”

“你放心,朕只是借来用一用,等永乐大典编撰完了,就还给你。”

朱高煦顿时皱眉。

他刚才在想就藩的事情。

虽然他已经决定前去就藩,但是这事终究是自家老爷子食言了。

他不趁机多要点好处,哪能行?

毕竟。

就藩滇南之后,什么都得靠自己了。

能捞一点是一点。

但现在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