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章 先生啊,可否教我? (3/3)

粮,还对返乡的流民减免了赋税,若是没有成化皇帝,怕是明末的流寇要提前出现了。”

而随着李缘的这番话,老朱对此还是很明白的,就是在点自己的,根源还是他,所以明初自己定下的诸多制度……

问题,就那么的多吗?

老朱越想就越是迷茫了。

他现在的感觉呢,就是觉得说还需要后人给自己填坑了。

见状,朱标连忙说道:“父皇,荆襄一地,流民已有,若是一味封禁,只会是迫使更多的人进入,依儿臣之见就是先开放封禁吧,并且是要多多宣传,好让流民安心。”

朱元璋情绪不对,被打击得不轻。

朱标还是看得出来,赶紧是安抚起来。

不管怎么说,现在得要先做改变才行,若是不做改变就是什么都没用了,最起码荆襄是不能再封锁了。

只是就朱标的说法,老朱并不看好,摇头说道:“没有实质的利益,怎么安心?”

流民之所以是流民,那是真的是一无所有。

仅凭三两句话就打发了,可能吗?

而对于老朱的不看好,朱标有话说。

“所以啊,得要尽快拿下安南在,再有就是妥善安置,刚才先生不是说了吗?成化帝在镇压过后,还是采取了安抚措施,执行了当地给予籍贯以及送回原籍的两种做法吗?那咱们也可以试一试的,只是这籍贯非当地的,也不是说送回原籍,而是要用安南的,父皇觉得如何?”

“就算是这样,这些人不见得相信,他们防备着朝廷,朝廷也防备着他们。”而朱元璋对此很清楚,知道这事绝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解决,所以还是要再考虑考虑。

说白了,封禁不能现在就解除,起码说要把安南打下来再说。

而在老朱顾虑重重之际,李缘对朱元璋说道:“老朱啊,就照着太子说的去办吧,起码要给到诚意啊,要不然这些流民终究是会持续下去,到时候时间一长就更加不信任了。”

朱标这做法如何?

只能说可以一试。

不管怎么说,打安南以及对荆襄的封禁解除,再加上流民的安置工作,得要开展了,到时候拿下安南就得要尽快展开迁移工作了。

若是不知道连流民具体有多少人都不知道,怎么进行迁移工作?再说了,也不是说都要迁移这些流民的,还是需要从各省调动一些还是的人迁移过去,所以这准备工作要提前进行,可不能拖。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