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章 爹啊,你别冒险! (2/3)

走向,军队损失惨重、而勋贵彻底支棱不起来,可以说是完全废掉,若是没有这一次失败,大明的勋贵虽然会慢慢烂掉,但不至于说烂的这么彻底,被文官给压得完全抬不起头来。”

“要知道就因为土木堡之变,勋贵一烂,文官起飞,五军都督府沦为了摆设,基本上是失去了原有的作用,更关键的是在中后期想要搞死一个武将可以说是易如反掌,所以那些武将基本上都会找一个有威望、有权势的文臣做靠山,最典型的就是戚继光跟张居正了,而张居正一倒,戚继光就被弹劾,毫无反抗之力,随便一个言官弹劾,直接就被弄下去,可以说是毫无难度,要知道这可是官至一品的武官啊,要搞你就是那么的容易,就因为你的后台倒下了,就这么简单。”

老朱:“……”

难怪了,难怪了。

咱就知道啊,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就因为这废物的狗东西。

还有啊,这些文官真是欺天了,居然敢如此的嚣张,还当靠山后台,难怪后面大明的军队那么烂了。

“唉,这就是因为没有了制约,文官压制了武官,文武失衡啊,地位超然的文官,难怪可以随便欺负人,还需要靠山才可以在朝中存活……”

朱标感到痛心,文官跋扈,武将地位降低,可以说是猪狗不如,得要靠着文官才可以在朝中立足啊,这可想而知地位有多糟糕了。

而武将被如此压制,试问对外还能支棱起来不?

“先生啊,咱明白了,这个朱祁镇要打死,必须要打死了,看样子崇祯那边的不急,咱要先把他给打死了。”

老朱这边发狠了,咬牙切齿的说道。

“不急,不急,先继续崇祯吧,给你们说清楚些。”李缘能做的就是尽量安抚,以免说刺激过度而倒下了。

毕竟情绪是很重要的,可不能说因此而出现问题,这种情况最好别出现,而老朱这边的情绪变化也是非常的快,愤怒得很快,去的也快。

说到底,关键是什么?得要了解崇祯,这亡国之君的事情,得要深入了解,搞清楚了才可以总结其中的弊端,那样才能做改革。

“好的,刚才总结的是万历留下的烂摊子,还有的就是党争不断等问题,那么接下来就是土地兼并以及税收的问题了,江南可是富庶之地啊,但是呢,这里的税收可是收不上来啊,再加上民间大量藏银,所以大明的财政赤字严重,可以说是烂到家,再有的就是内部流寇四起以及外部的满清鞑子,内外交困,顾得了这边,又顾不了那边,再有的就是天灾问题,小冰河期的气候异常,以至于粮食问题严重,外加这个瘟疫横行,多重buff叠加下来,流民是越来越多,为何流寇剿不尽?”

“很简单,真的是活不下去,所以李自成可以失败很多次,大明却只能失败一次,人家失败了可以重来,而大明失败了就没了,再加上崇祯自己不行啊,李自成是越来越猛,流民纷纷加入,跟着闯王打天下,一如元末的时候,所以你说这大明亡国真就是有着诸多原因的,不过这其中崇祯的问题真的很大,他的一些操作是令到本就是很抽象的大明彻底走向了毁灭。”

明末那时候,就是比烂的,所以谁不那么烂就能赢,而满清显然是满足了这一点,但李自成跟明朝就不行了。

老朱、朱标继续沉默,但这感悟是颇深了。

说实话啊,在李缘看来就明末那情况真就是谁来都难啊,没有外力的帮助,真的不能信,因为真的是太烂了。

天灾人祸,再加上皇帝抽象、能力糟糕,还有的就是朝中的官员一个比一个自私,在他们的眼里不就是改朝换代吗?

老朱家的江山,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这其中固然是有大明官绅的自私自利导致的,但更多的大明历代皇帝的各种抽象作为,导致君臣之间彻底对立。

对立,意味着根本就无法互相信任。

单从崇祯皇帝的表现来看,实在是烂到家了,在位十七年的时间里,内阁的阁臣换了五十人之多,而内阁的首辅的更换更是到了惊人的二十人,十七年间能换了二十个首辅,你就说厉害不厉害吧,而且不只是如此,还有六部的尚书啊,也是高达几十人啊!

其中呢,兵部尚书十四人,刑部尚书是十七人,礼部尚书是十三人,而工部尚书是十一人,再有的就是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合计十二人,而这些尚书要么是被撤换的,要么是被下狱问罪或是革职拿办,反正几乎是没有谁能得以善终。

中央都这样了,地方上就更离谱了,单单是总督就杀了七个,还有巡抚是杀了十一个,这加起来的高阶武官是高达十八人啊,还有那些品阶较低的武官,更是不计其数,统计都统计不过来。

连高阶武官都高达十八人,那些品阶低的就可想而知了。

中枢的重臣更换查办频繁,地方大员多被诛杀。

就这样的局面下,谁还愿意给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