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章 考笔帖式 (2/2)

毕业,不仅学习的自律性极高,而且颇有总结归纳的能力。

别人觉得很头疼的满语、蒙语和藏语,海保只花了五年的时间,就已经熟悉的掌握了。

满语脱胎于蒙语,只要精通了蒙语,学习满语也就事半功倍了。

蒙语里面,最让人头疼的是,不同的字要拐多少道弯的问题。

经过仔细的研究,海保采取了当年学习英语的办法,自己列了表格出来,每个汉字对应的蒙文和满文,一目了然。

而且,海保还用拼音做了发音的标注。

比如说,阿玛,即父亲的意思,海保标注为:ama,右尖起,三弯一撇。

这么一来,怪异的满文,也就可以做到得心应手了。

常用的汉字,不过几千个字罢了。

这么多年的学习下来,如果还是无法熟练的掌握,海保这个C2毕业的文科高材生,不如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考试的前一天,八福晋一直守在海保的身边,一遍又一遍的帮他检查考篮里的各种用具。

照例,笔帖式的考试,只出一道翻译题,且只考一天。

但是,为了预防万一,八福晋硬是把海保携带的两只考篮里,塞满了备考的各种用具。

“这是笔筒,里边有五只毛笔,两支是你平时爱用的鼠须笔,一支紫貂毫,一支狼毫,一支兔毫。我问过了好些考过的人,软硬笔必须兼备,免得笔画绕弯太粗,影响卷面的观瞻……”

此时的八福晋,活像是海保的亲妈一般,唠叨个没完没了。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