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一章源于灵能 (2/2)

目前最适合的打算。”

该隐听完,既没有表示拒绝,也没有表示同意,反而是一副好奇,“你们的生命维持系统受损了,才导致人手不足?”

在刚进入时,他还以为是为了防止外界接触,所以一路上见不到人,只有一名员工负责带路;可现在看来,这间收容中心的人手是确实稀缺,里面的生活痕迹几乎没有。

毫无疑问,类避难所的建筑里,一般都配备有套极其精良的生命维持系统,里面包括物质循环、生产、药品制造等各环节的标准流程;能在不与外界交互的同时,补全所有人类生存所需必要的条件。

因为关系到最基本的生存问题,这类系统往往都有专门的保护与维修措施,比如专职看护的岗位、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精心设计的执行AI等等......

不过,收容中心的情况很特殊,端木安检查过系统,生命维持系统从静默模式加载后便一直开启着,期间只出现了两次故障,而且都是区域性,很快就被长庚捕捉修复了。

所需的生存物资已经积攒了整整三座仓库,甚至因为容量过载,生命维持系统还不得不关闭了一部分,连地下底层的反应堆都停了两座,避免无谓的能源损耗。

按道理来说,收容中心这个地洞,工程图纸上标准人口是两千人左右;但如果将居住空间压缩再分配的话,资源供给四千人都绰绰有余。

限制人口从来不是资源问题,而是起居空间。

收容中心不是避难所,虽然地下有足足二十多层,但都是收容层和工程层,没有办法住人;而地上一层的居住区不算大,容量只有一千人左右;这对于科研来说足够,不过从避难所的观念上说,就是严重不足。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