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有自己的小算盘。
他山永巡抚,山是山海关,永是永平府。
在他头上,还有蓟辽总督傅宗龙。
隔壁是辽东巡抚方一藻。
也就是说,他这个官听着很大,实际管辖区域很小。
更要命的是,永平府的北边就是喜峰口。
已经归附鞑子的蒙古人,长期在那一带出没。
可,他手上只有一支挂名关宁军的歪瓜裂枣兵。
要是鞑子打过来,不能依靠。
这么着,他想到了东江兵。
有了这支可靠的力量,以后的事以后再说,至少把眼前的巡抚任期扛过去。
就在朝廷琢磨裁撤东江镇的时候,李思齐在干嘛?
他在分钱。
钱,从哪里来?
嘿嘿!
清点皮岛库房,少了一万两。
其实,那一万两没少,是被李思齐名人藏起来。
就藏在船上。
一回到广鹿岛,李思齐就拿出一万两银子。
他要把这些钱分给大伙,“这些银子,算是赏银,这些日子我不在广鹿岛,大伙辛苦了。”
说完,他又拿出了三千两,“这是分给家属的,大家拿好,暂时度过温饱没问题。”
这三千两,是孔有德的私财。
大家都被吓到了。
这么多钱,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没想到大帅这么大方。
“恩帅,使不得!”
大家都知道,李思齐的手头不宽裕,都想把钱退回来。
不管他们是否出于真心,这个举动是感人的。
“你们不用担心,我自有搞钱的法子。”
李思齐摆摆手,“还有,孔贼和耿贼留下一笔五千两银子,这些钱不分给大家,而是采购粮食。
等粮食运到,再每家每户都分粮食。还有盐巴、白菜等等,都要买来给大家。”
众人都看着李思齐,一时蒙了。
钱粮说分就分,连眼皮都不眨一下,前所未见。
不过,没人嫌钱多,一个个喜滋滋的收下。
李思齐让许天宠、宋文科负责分钱,他俩现在是李思齐的亲兵。
带着一支二百人的家丁队伍。
外面分的热闹。
李思齐把其他将领召集在一起,开个会。
给军队瘦瘦身。
“鞑子没有水师,暂时威胁不到我们。”
李思齐摸了摸下巴,“咱们首要的不是打仗,而是吃饱穿暖。保证每个人住好房子,一日三顿。”
将领们面面相觑,这哪是当兵,是过老爷过的日子!
随后,李思齐宣布了自己的“瘦身”计划。
遴选出身体健壮的,只当兵,每人每月发钱粮。
次一点的,当辅兵,按每个战兵配两个辅兵的标准。
再次一点的,当巡哨,保护海岛的安全。
剩下的,全部回去种地。
“遴选出的士兵,我亲自带队训练,保证他们个个能打!”
李思齐自信满满地说道。
可在场的众将,有难言之隐。
线国安主动开口:“恩帅,裁汰甲兵没问题,问题是头一两年种地没收成。”
“我知道。”
闻言,李思齐笑道,“这才是我遴选士兵的目的,本帅要带着大伙一起做生意。”
做生意?懂!
接着,李思齐的话让大伙不懂了:“岛上无论男女老幼,有一个算一个都登记造册,成立一个大商号。
我会在每个人名下安排一份股,大伙都是股东。赚了钱,本帅分四成,你们拿六成。”
李思齐又跟大伙解释,股份是什么意思,商号怎么合作。
众将听得抓耳挠腮。
但,有一件事他们弄明白了,恩帅是自己又掏一笔钱,做本钱。
大伙等于说,分文未掏,还分六成。
这种好事,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就算是存心拉拢,也太下血本了。
“恩帅果然出手不凡!”
线国安心中暗想。
“大家对我的安排,还有意见吗?”
“没有!”
众将不由得坐直了身子,已经从敬畏,变成了崇拜。
“按照老规矩,所有留下来的兵,按什编队。每什四名战兵,八名辅兵,共计十二人。”
李思齐说道:“前后左右五什为一队,每队加十二名塘兵,七名直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