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章 儒家该死! (1/2)

是夜,咸阳皇宫。

以如今的时辰,咸阳城虽已经被黑暗笼罩,但代表天下权力集中之地的咸阳宫,却被烛火照亮得一片通明。

今夜的咸阳宫,显得无比的热闹。

朝中的文武百官,皆受始皇之邀,于咸阳宫中参与国宴。

现在大秦初立,始皇嬴政成为了华夏开天辟地以来第一位皇帝。

自是拿出了皇帝该有的排场。

整个大秦或者曾经六国,数得上名号的佳肴,都有出现在如今的国宴上。

那一位位在战场上博出天大威名的猛将,例如王翦、蒙恬、王贲等,皆有入座。

如李斯、王绾等大臣,也在始皇下首作陪。

始皇帝那已经成年的十余位公子,也有盛装出席。

其中扶苏、公子高、将闾、胡亥等,因成年许久,已经能于朝廷掌管一些事情,在宴席上所处的位置是与始皇帝最近的。

这个年代,王族宗室都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始皇帝昔年能那般快速的掌控秦国的局势,也是靠着嬴姓宗室的帮衬。

如今嬴政成了始皇帝,也同样大力培养宗室的力量。

对于自己的几个儿子,并不厚此薄彼。

只要他们有能耐,都可于朝廷领上一份属于自己的职务。

看着现在场上文武云集,自己身侧又子嗣环绕,始皇帝嬴政心中说不出的满意。

酒过三巡之后,始皇帝突然眸光一动!环视一圈后,赫然发现自己的子嗣中,还有一位成年公子并未入场。

便放下酒杯,出言问道:

“阿彻呢?他怎么未入席?”

始皇帝此话一出,文武百官也是停下了手中之事。

就连面上的笑容都隐没了下来,眸光投向皇家之处。

他们这才注意到,公子彻好像并未入席。

以如今大秦国宴的惯例,始皇帝那些成年皇子,若是不出意外的话皆是要出席的。

而公子彻的身影,却没在那些皇子中。

这不由的,让文武百官们心绪跌宕了一番。

武将这边,王贲和蒙恬互相对视一眼,皆是看到对方眼中的凝重之色。

公子彻的身份与别的皇子不同,他的身份极为敏感!

如今又没出现在国宴上,这是否代表着某种信号...

无论文武百官作何想法,始皇帝的目光是投向自己皇子这一列的。

扶苏面色沉吟,斟酌着对始皇帝开口道:

“他那边......似乎没有人去通知。”

扶苏这话说完,公子高、将闾、胡亥三人,面上皆是无半点异色,但心中俱是一副幸灾乐祸之意。

这种幸灾乐祸的对象不是扶苏,而是那个没入席的公子彻。

同扶苏一般,对于这个突然冒出的公子彻,他们同样觉得有些厌恶。

听到扶苏的答复,始皇帝嬴政面上,当即就生出了不悦之色。

瞥了一眼自己的几个儿子,那不满的情绪直接写在脸上。

带着斥责的口吻,对众公子说道:

“阿彻是寡人之血脉!是你们的兄弟!”

“若你们连兄友弟恭都做不到,日后又如何能做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扶苏,你身为长子,自当要负责起维系手足之情的重任!”

“阿彻离皇家久了,你要让他尽快融入到我赢氏中来!”

对于自己这些儿子们的做法,嬴政多少是有些失望的。

阿彻虽然身份敏感一些,但确定是自己的血脉。

而且阿彻在回到大秦后,还给自己献过一策。

那一策,在嬴政想来,于如今的大秦绝对是大有裨益。

想到此处,嬴政忍不住对扶苏说道:

“阿彻是个有才能的,他曾说吞灭六国之后,大秦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于天下的治理。”

“决计不能像周朝那般,再行分封制,不然恐百年之后天下又进入纷乱之局。”

“而他提出的郡县制,将以往六国之土,划分成一个个郡县,皆以咸阳为号。”

“如此,有咸阳的掌控力在,天下不至于再进入乱世了......”

嬴政这话,本意是为了点出公子彻的贡献,消除公子彻与自己其他儿子间的隔阂。

可他这番话,却瞬间让扶苏、公子高、将闾、胡亥几人心中一阵翻江倒海!

于天下万民来说,郡县制自然是要比分封制好的。

只要大秦不突然衰败,天下就能一直平和下去。

可对于他们这些皇子来说,分封制却是比郡县制要好上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