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六一章 李自成的故事——失业 (2/3)

部感情交给金儿,希望金儿因此感动和幸福,想让金儿成为世间最幸福的女人,让天下女人羡慕嫉妒恨!

因为不成熟,李自成轻利,不愿意把精力放在这些俗世、俗事、俗物上来,活在自已构建的理想中的世界。

因为不成熟,李自成不懂女人,不知道他的想法不是金儿的想法,不知道他所谓的幸福不是金儿想要的幸福,不知道他理想的生活也不是金儿想要的生活。

因为不成熟,李自成很快乐,一味沉浸在与金儿厮守的巨大喜悦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浑然不知婚姻有风险。他没理由地自信,笑看红尘痴男怨女,笑看俗世离愁别绪,不相信什么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不相信什么霁月难逢彩云易散,不知道因爱生恨劳燕分飞的远比两情相悦终成眷属的更多,不知道能轻易分开一对情侣的不是外力而是自身。

佳偶天成需要双方如磁铁般互相吸引,稍次一点的情侣关系是一方磁、一方铁,而李自成与金儿属性不同:李自成非木而是磁,金儿非金而是木,前者是芳心一片磁针石,后者心似已灰之木,磁可吸引金但无法吸引木,二人三观差距太大,分手是迟早的事。

与李自成不同,金儿是个成熟的女子,不相信山盟海誓,不相信情满人间,只相信每餐有大鱼大肉,只相信兜里有真金白银。她认为以前碰上的那俩糟老头子坏的很,占着茅坑不拉便便,想独占她却舍不得出大价钱;认为以前的情人们也太差劲,只想玩不想负责;包括如今的李自成一样不是好东西,空口白牙想白嫖。

当然李自成并非一无是处,虽然给不了金儿品质生活,但听话,勤快,由着她使,百依百顺,甘心付出而没有任何要求,认为现在的金儿一切都很完美。哪怕是金儿提出“你耕田来你织布,你挑水来你浇园”,李自成也会高高兴兴去执行。

金儿决定暂时先和李自成在一起,过过平静安逸的日子,且行且珍惜。

道不可道,法无常法,世界上不会改变的只有改变,不出意外的话很快便要出意外了。

就在李自成享受甜美爱情与婚姻幸福的时候,他忽然失业了。失业的原因是大环境不好,国家经济普遍下行,就业明显压力加大,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开始精兵简政裁减冗员强身健体。

李自成所在的单位也收到了裁人指标,领导正在为裁掉谁发愁,而好巧不巧,李自成在这个时候不小心弄丢了一份公函。

公函怎么丢的不知道,也许是别人丢了让他背黑锅,也许是竞争对手在挖坑,真相最终也没查出来,李自成被单位开除了。

在万恶的旧社会,上边放屁下面打雷,上边的一纸公文到了下面便是不可承受之重,能让一群人负重前行,甚至会压死一片人。

对朝廷来讲,裁撤掉部分驿卒是在清理寄生虫,一天省一口,一年省几斗。但对被裁撤的这一群人来讲,这是前途命运轨迹转变,是晴天霹雳,是天降横祸。

从最终的结果看,这次驿站裁人因小失大,造就了大明最大的反派,放出了?ganster,是崇祯最大失策。

血淋淋的事实在提醒企业管理者:考虑企业支出时首先要考虑稳定成本和社会责任,事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一定要慎重;老实百姓可欺之以方,刺头们必须安排妥切。

李自成不能未卜先知,他欲哭无泪,只知道自己工作丢了,只知道跳回了曾以为已经跳出的农门,将面对面朝黄土背朝天,带月荷锄赶农时,这些年白混了。

同样是务农,不同的人做起来感觉不同:陶渊明务农是享受生,此中有真义欲辨已忘言;诸葛亮务农是怡情修心,寄傲于琴书以待天时;而李自成务农是被迫,一百个不情愿,力拔山气盖世时不利骓不逝。没办法,这便是差距,高人们总是出人意表,能把牛马的差使玩成高雅、玩出情调。

李自成原本是农民,其成分也是农民,但儿时受父母呵护不让下地,少年时没人管教不愿下地,后来找了工作不需下地,此时既已失去了当农民的初心,也没有当农民必须的苦力,更没有农耕知识与技能,实在种不了个地。

当然,最重要的是李自成的择业观不正确,不能像专家们建议的那样就业不不考虑收入,也没打算过付费上班,更没脑洞大开想到城里买房村里种地,他对工作挑三拣四,觉得在外头混了多少年,又回村种地太丢人,怕让村里人笑话。

也不能全怪李自成,干农活确实出力不讨好,全靠老天爷赏饭吃。而这两年老天爷显然心情不好,许多人一年辛苦的结果是食不果腹,草盛豆苗稀,五月粜新谷。

当然,李自成也不指望不劳而获,他只是想凭借智商、见识与技能挣点巧钱,不需要暴富,能维持生活、不让金儿饿着了便可。

李自成一边找体面的工作,一边他诅咒朝廷赶紧完蛋,骂骂咧咧回到家里做起了职业宅男。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处处不留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