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六六章 李自成的故事——自强 (1/3)

第一六六章李自成的故事——自强

隔墙花影动,疑似玉人来。无论白天或黑夜,无论胜仗或败仗,无论春花还是秋月,李自成都在思念着金儿。

当然了,思念已经离去的佳人只是捎带,主要还是想给无情无义无理取闹的生活增加点调料,提升格调,减少俗气,主业还是不能荒废,因为生活除了有诗与远方,更多的是眼前的苟且,该打的仗还得打,该杀的人还得杀。

杀人既需要体力,也需要脑力,更需要强大的心理,不能有任何紧张、怜悯、恶心、愧疚等不良情绪。历史上有不少人骨格精奇的战斗天才,因为不忍见生灵涂炭,过不了心理这一关,最终心态崩了,退出江湖,白白浪费了出人头地的良机。

李自成开始时也反感杀人,还好他心理强大,成功度过了新手适应期,往后越杀越顺手,便是连愤怒、兴奋等情绪也没了,只是将杀人当成一份工作,冷血,平静,出征就像出门打猪草、割麦子,敌人不再是有血有肉的生命,而是奖金、是战功、是KPI考核指标。

到了战争后期时,李自成感觉自己魔怔了,每每看见人群,他第一反应总是一批新鲜的头颅,下意识想要拔刀收割,心里默默计算如果都砍下来能换多少军功、可以提拔到什么级别。

这便是李自成——一个认真的人,做什么事都很认真:以前当流氓时完全躺平摆烂不务正义,后来恋爱脑时毫无保留轰轰烈烈,现在工作了又拼了性命疯狂内卷,力求登顶高峰。

窃钩者诛,窃国者诸候,杀一人为罪犯,杀万人为将军,李自成的终极目标杀到天下无敌。

当然了,李自成不乏扶危济困的正义感,也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既有倒解民悬的格局,也想当活菩萨、救世主和道德婊。不过他现在没资格对自己的人品提出更高的要求,与其当一个惨死的好人,不如当幸福的流氓。

想救人的李自成还得继续杀人,杀更多的人,以杀止杀,以战止战,以暴制暴,以恶证道,一直到杀光敌人,成就宏图霸业,顺便实现天下太平人间无战事,铸剑为铧牧马南山。

至于会不会背上杀人狂、反人类、屠夫等恶名不用考虑,成王败寇,若是到时身死道消,又何惧后世滚滚骂名,谁不服可以下来单挑;若是能位及至尊,自然有御用文人来帮着洗恶名、树形象、立人设、建牌坊。

李自成的人生规划与世俗道德观冲突,不能宣之于众,只能藏着掖着,否则可真就成了大反派了。

尽管他从来没想过忠诚朝廷保卫崇祯,从来没有被什么情操情怀感动过,但他打出的旗号始终是救苦救难,喊出的口号必须是保家卫国,信誓旦旦,忠心耿耿,一遍遍重复着谎言。该装还得装,民心可用,借此赢民心聚智集民力,收智商税,煽风点火,挑拨情绪,借机行事。

不得不说,李自成学坏了。小时见到民生凋敝饿殍遍地,他也曾树立过倒解民悬天下太平的远大理想,也曾痛恨贪官污吏奸商大骗,如今才发现长大后我竟成了你,活成了曾经最讨厌的样子;曾经恨透了军阀,现在恨自己不是军阀。

李自成将学坏归咎于社会,认为在现任朝廷的英明领导下,他已成为**,一无所有,但是良心也没有了,唯一拥有的是新鲜出炉的通辑犯身份。活到了这份上,要是还想着忠诚朝廷报效社会,那才是脑子进水、不识好歹和认贼作父。

并且李自成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相反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满腹牢骚,满脸委屈:我本善良,心向光明,只是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都是社会逼的,凭什么好人总是吃亏?凭什么大家都装就我不装?我有什么理由不装?我有什么资格当好人?举世皆浊,那便淈其泥而扬其波;举世皆醉,那便哺其糟而啜其醨。?

是这个万恶的旧社会把我这么一个老实巴交的大好青年逼成了一个丧尽天良的王八蛋。

既能力卓著又头脑清醒,既坚持原则又处事灵活,既讲战术又讲战略,既讲当下又讲长远,既知道该怎么做又知道该怎么说,这才是真正的李自成。

是李自成脱胎换骨了吗?没有,他还是以前的他,只是换了平台,便如李斯眼中的厕中鼠与仓中鼠,“在所自处耳”

李自成真正的才能不是勾心斗角,不是吹牛打屁,不是贱买贵卖,不是投机倒把,不是匠心出精品,不是妙手着文章,这些年来蜗居乡村,坐困愁城,一丘河和苟苟营限制了他的发挥,埋没了他的才华,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

李自成是先天战争圣体,限制他做出业绩的不是个人能力,而是逼仄的空间。他真正的才能是硬功夫和大智慧,擅长两军对垒阵前厮杀,刀兵相见的战场才是他的用武之地,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奔驰才能看出他的速度与激情,腾挪的空间越大,他的才华越能得到充分展示,兵越精、人越多、场面越大越能体现他卓越的军事天分。

参军后的李自成找到了平台,于是开了挂,启动了加速键,油门踩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