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 阮胡子的故事——挚友 (1/2)

崇祯是个好听众,好奇宝宝般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关键处问询一下来激发汇报者的兴趣,或是很严肃点点头表示听进去了。但是,无论大家汇报的内容有多劲爆,无论大家的态度多激烈或诚恳,崇祯都是听听取而不表态,书面批复始终只有两个字:“已知”。

许多东林人士对崇祯的态度着急上火,好不容易熬死了朱由校,怎么又来了个不开眉眼的崇祯,并且崇祯目前没有任何英年早逝的苗头,万一崇祯被阉党给迷惑了、和阉党穿一条裤子怎么办?本已元气大伤的东林实在经不起折腾了,大家或焦虑或悲伤或愤怒或期待,思想不统一,情绪不稳定,大有爆发的趋势。

在各大势力中,最难受的不是东林,而是一批机会主义者。机会主义者不愿为理想信念牺牲,也不愿为某个固定的组织效命,他们将崇祯即位视为一次难得的上位机遇,考虑如何见风使舵顺水行船,实现利益最大化。如能在崇祯上台、急需确立嫡系人马时和崇祯想到一起,必然会迅速进入崇祯的法眼,进入崇祯的权力核心。因此机会主义者时刻关注着崇祯的举动,努力捕捉崇祯发出的各种信号,猜测、分析、判断崇祯下一步行动步伐,以便提前采取有效措施,获得崇祯的芳心。

形势不明朗是对骑墙派最大的考验,站队这不是玩点豆豆游戏,而是一项高精尖技术,需要战略眼光,更是一项豪赌,赌对了前途可期飞黄腾达,赌错了则会万劫不复,实在马虎不得。

令机会主义者难办的是,崇祯东榔头西一棒槌,谁也把不着他的脉,搞不清他唱得是哪一出,大家这里首鼠两端,左右为难,不知怎么下注。

在这种时候,一双能看破纷扰的慧眼甚至比才华和业绩更为重要。

人类的智商个体差异很大,有的人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举一反三,智近乎妖,惊才绝艳;有的人则呆头呆脑,蠢萌蠢萌,笨到让人看见了就搂不住火,想上去抽耳光。

智商由上天赐予的科学说法是遗传,迷信说法是祖上积德当世福报。当祖上无德时,大多数人会默默接受上天安排,降低要求,乐天知命,甘于平凡。个别人则不愿接受平凡,献祭时间、青春、健康、尊严、自由、感情等来改变命运,做法是发愤学习、迟睡早起、进城务工、玩命加班、投机取巧、溜须拍马、违规违法等。这种做法是在挑战上天,也就是逆天。逆天者一般都会受天谴、遭报应,稍微逆天者的代价是背井离乡、年轻谢顶、未老选衰、身体被掏空等,过分逆天者则可能会损阳寿、吃牢房、过劳死等。

当一个人智商高到一定程度时便能超越时间空间,对各种视件肉眼做CT,透过繁杂的表现面看到本质,洞察局势,未卜先知,佛教说是慧眼,道教说是天眼。其中的顶配人物是诸葛亮,他出道前本是一个从未出过远门、从未见过世面的年轻农民,躬耕之余对各种道听途说进行了一番琢磨,然后写出了论文《隆中对》,准确指出中华大地在经历了数十年战乱、数十股势力争斗后,会有三个人带领三股势力瓜分天下形成鼎足之势。

这项能力非常可怕,如果我们有其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完全可以提前选择一个有前途的人、一支会大涨的股票、一处有潜力的地皮、一项超前的产业等,然后发家致富富可敌国。

回到正题,接着讲阮胡子。阮胡子有一定的智商,不甘平凡,怀揣梦想,没有底线,努力追求与其智商不匹配的地位,献祭名声、人品、信仰、道德等,期待着建功立业封侯拜将,欺男霸女鱼肉百姓。

阮胡子在多年官场经验中总结出了和领导相处的一个诀窍:处好私人关系远胜于干好工作,雪中送炭远胜于锦上添花,察颜观色远胜于听命行事,预判领导的预判并提前采取行动才是当下属的最高境界。根据这条原则,在崇祯上台后,阮胡子迫切希望抓住这个王八翻身的良机,他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揣摸崇祯的言行上,看看风向往哪吹他便往哪倒,时刻保持与崇祯的高度一致,以期进入崇祯法眼。

这次能否正确揣度圣心、了解圣太关键了,决定了崇祯对他的第一印象,猜对了风生水起,猜错了一撸到底。令阮胡子郁闷的是崇祯太精了,精到喜怒不形于色,好恶不言于表,尽管他判断到了崇祯迟早会在阉党和东林中选一头,但无法推测出崇祯会选哪一头,因此无法准确和崇祯对标对表,不知道该选择阉党还是东林——至于阉党和东林的优劣对错不在他的考虑范围。

不过这也难不倒阮胡子,他虽然没有未卜先知的大智慧,却从来不缺少解决问题的小聪明,他发挥深厚的文化功底特长,提前精心编写了饱含真知灼见和强烈爱憎的奏章,时刻紧盯形势,准备在风起于青萍之末的第一时间递上去,不求喝头锅汤、洗头一水,抢在绝大多数人之前即可,便如在森林中遇见老虎一定要跑,跑不跑的过老虎没关系,跑的过同伴就是胜利。

站队阉党还是站队东林的问题怎么解决?没关系,阮胡子还是那个阮胡子,他一如继续会来事,一如继往地没有原则,一如既往地趋利忘义,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