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一章 冒辟疆的故事——结局 (1/2)

小宛生命的结束的太草率、太突然、太出乎意料了,很多人惋惜,这么一大美女怎么就这么死了,红颜多薄命,香魂返故乡。

早夭是小宛个人的损失,却是中国人文史的幸事,从此又多了一个传奇、一片忧伤、一缕幽怨、一笔财富。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说过:红颜不死,只是凋零,与其留给世人一个面皱齿落鹤发鸡皮的老妪形象,就让她年轻美丽的形象永远留在历史影壁吧。

小宛意外物理死亡延长了她的社会生命。随着离世,社会上出现了很多董小宛的美艳传闻,并且越传越离谱,一定程度上甚至盖过了正史,足以混淆视听以假乱真。其中最著名的有传闻有三个:一是顺治因董小宛而出家;二是冒董二人生了个名叫冒浣莲的女儿;三是董小宛是林黛玉的现实原形。

这三个传闻都是非常劲爆,一个比一个有想象力,在此分别讨论。

先说头一个。传说清军入主中原后,洪承畴看上了董小宛,为博帝欢,为国选材,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将董小宛送入宫中。

顺治皇帝为董小宛神魂颠倒,不爱江山爱美人,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集一身。

这件事很快传到顺治的母亲——女强人孝庄皇后大玉儿耳中。大玉儿在婚姻方面不是很讲究甚至是很不讲究,严于待人宽于律己,对儿子的婚姻生活要求非常严格,她嫌弃小宛汉人身份污了皇室高贵的满蒙血统,嫌弃小宛的低贱职业毁了儿子声誉,嫌弃小宛的狐媚天姿毁了儿子身体,嫌受到媚惑的儿子将鸡鸣当作蝇声不愿早朝,嫌弃小宛抢走了与他朝夕相伴的儿子的爱与陪伴,于是毫不犹豫地逼董小宛投井身亡。

顺治身为帝王而诸事不顺,千军万马不能保护所爱的弱女子,受了刺激精神分裂看破红尘在五台山出家。这件事被列为清宫四大疑案之一。

这个说法非常来劲,非常美好,非常符合国人对人性的美好设定,但常识错误漏洞百出:洪承筹身兼太子太保、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内院佐理军务、授秘书院大学士等职,完全是大清的宰相,没时间、没理由、没必要通过关注皇帝的家事去讨好好逢迎,显然是有人为了黑洪承筹而强行给他扣上一顶下三滥的帽子;顺治基本保留了满人的审美标准,认为健康甚至壮硕才美,在他的眼里董小宛不但不美,完全是有病;董小宛去世时顺治才13岁,他不会重口味到找一个比自己大一半的有夫之妇;满汉不通婚,程序上走不通,小宛不可能被封为妃子。

无风不起浪,这个说法的来源其实是个要被扣分的谐音梗:顺治宠爱一个叫栋鄂妃的女人,与董小宛谐音同姓,世人以讹传讹听岔了想歪了,有心人推波助澜传歪了,然后以假乱真代替了历史。

再说冒董二人有一个叫冒浣莲的女儿这件事。据说冒浣莲继承了母亲的美貌与父亲的文学天份,又跟神医国手傅青主学了医术和剑法,有色有才还能打,亦狂亦侠亦温文,其武器为一代名器天虹剑,曾多次冒险进故宫与母亲相见;她的老公一代是大侠桂仲明,儿子们全是大侠,孙女冰川天女桂冰娥天山大侠唐经天的老婆和毒手疯丐金世遗的梦中情人。

这个说法更不靠谱,原因很简单:董小宛不孕不育。

第三点也最让人津津乐道:董小宛是林黛玉的原型,甚至有人说《红楼梦》的大纲其实是冒辟疆写的,曹雪芹是二倒贩子,将冒辟疆的大纲拉长细化深加工了一番,甚至还有人说曹雪芹只是个历史上虚构的人物,是冒辟疆的笔名。

以上说法有很多证据支持:董林二是都是绝色美女,都在苏州和南京住过一段时间,都有弹琴、作诗、绘画方面的才艺,都在如花年华时因肺结核香消玉殒,即同属“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类型;小宛面对暮春凄凉景致时曾泪葬残花,与黛玉葬花情节一致;小宛还特爱菊花,而红楼中举办了迎国庆度中秋菊花诗大赛;冒辟疆和身世也与贾宝玉相似:痛恨八股文;生活在一群女人中间,年轻时花钱如流水,年老后落泊潦倒;还有冒家的祖宅是两府一园,与《红楼梦》里面大观园加上荣宁二府有一定的相似度;冒辟疆有园林设计特长,冒家有大量园林,与《红楼梦》中大观园陈设相似。关于此点,有兴趣者可以专门研究。

另外,提起董小宛,我们除了想起林黛玉,还会想到另外一个人,此人跟既是绝色美女,又是青楼工作者,而且年纪轻轻时便死于肺结核,这便是法国的茶花女。《红楼梦》《茶花女》出事早100多年,但二者的女主人公都是一个瘦弱、咳喘、失眠、面颊潮红、食欲不振的典型肺病症状的美女。这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病态美不是中国特色,不是GB要求,而是全世界的审美标准,ISO9000认证系列。第二,在清朝中期时,中国仍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引领着世界潮流,比西方文化先进一百多年。

董小宛死后,冒氏非常想念,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怀着对小宛的无尽的思念和巨大的悲痛,他将小宛的婢女吴扣扣收了房。

几年后,为了实现小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