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要快快乐乐活下去”的遗愿,在近60岁时,冒辟疆又强忍悲痛纳了蔡女萝、金晓珠二人为妾。
年近75岁时,冒辟疆又有了纳纳妾的想法,具体结果不知。
此外,冒辟疆还与吴蕊仙关系暖昧。吴蕊仙的丈夫是冒辟疆的复社同志兼好友,因反清复明而牺牲。冒辟疆主动担负起了照顾烈属的神圣职责,至于是朋友妻不可欺还是朋友妻不客气,历史的记载比较模糊。
1693年,即康熙三十二年,冒襄去世,年八十三岁,难得的高寿。
冒辟疆妻妾六七个,相好十来个,身体竟然没有被掏空,精力充沛活蹦乱跳;而出家禁欲求佛求长生求解脱的顺治比冒辟疆迟出生27年,却早走了32年,再想起冒辟疆拒绝顺治和康熙邀请出仕时给出的理由:“身体虚弱,无法工作”,感觉怪怪的。
冒辟疆和故事结束了。幼年和青年为了当官放弃了五湖烟月,中年和老年为了不当官而装病,特别是后半生来,冒辟疆完全是粪坑里插吸管——作死,并且还是武大郎吃奶——跳着脚作,硬在此过程中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作而不死,过的任性而随意,跟社会跟朝廷大战了三百回合。
社会不会惯着谁,你要是不服从社会,社会轻轻便能碾压死你,甚至都不知道碾压死了谁。冒避疆与社会作对,自然被社会碾压,被潮流淘汰,八十年生命几乎是拧巴着走完的。
关于其一生,道德君子关注其气节,对他穷困潦倒拒不仕清的行为赞不绝口。而普通人则对其一生坎坷深表同情,替他难过,替他惋惜,替他悲哀,同时也有莫名其妙的愤懑——这就是乱世好人的宿命吗?坚持气节便应该遭报应吗?有道德有求的人必须郁郁不得志一生吗?
无论对错,我们尊重其选择。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而老百姓更津津乐道的是他的家事,一提起冒辟疆便想到他的女人们,想到他艳福不浅,想到他家里收集了各类女人。
冒辟疆会因为这些女人幸福吗?大家以为会。因为普通百姓的理想是求田问舍、妻贤妾美、儿孙绕膝,他们认为诗人们衣食无忧、笑傲江湖、佳人相伴、吃喝玩乐、风花雪月且无官一身轻,玩着玩着就玩出了花青史留了名,人生如此复复何求,便是给个成仙指标也不要。
冒辟疆也会幸福,但肯定心有不平心有不愤心有不甘,便纵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原因有两点。
一是好男儿志在天下,好男儿四海为家,好男儿心念苍生,从来没有说过好男儿妻妾成群。当一个人非常优秀、或者自认为非常优秀时,三观会提档,事业越过家庭,前途超过女人,事业是必须品,女人是点缀品,家庭和女人只是追求事业途中的副产品。他们的事业永远是治国平天下,哪怕是“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柳永,哪怕是“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的秦少游,他们在诗词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取得了百姓的口碑,甚至可以千古留芳,但他们想着念着的还是朝廷的认可,想的是一官半职,他们只愿意活在当下,用盛名去换个干部岗位,于是他们才会满腹怨怼。
冒辟疆也一样,在他的内心深处,再多的女人也不如一纸举人文凭和一张聘任通知。
冒辟疆不幸福的第二个原因是:这些女人中没有陈圆圆。
谁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贤慧善良不能让苏夫人变为陈圆圆、厨艺女工不能让董小宛变为陈圆圆,肤白貌美不让让李十娘变成陈圆圆,只要不是陈圆圆,一切都失去了意义。质不够量来凑只是没办法的办法,再多的女人也抵不上一个陈圆圆。若得圆圆,冒辟疆情愿放弃“君子远庖厨的原则,变成一个厨子,情愿自己去研制“冒肉”“冒糖”。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也许冒辟疆情愿用今生全部的姻缘去换取与陈圆圆的长相厮守。
无论愿不愿意厮混在女人堆里,无论是不是一生只钟情于一人,冒辟疆在私生活方面的风评很糟糕,这也是他留给历史的最终、最鲜明印象。
落泊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