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章 临行诸事托邓嬷,裴秀氏忽亲意难察 (1/2)

夏婉清端坐在厅堂上首,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

不多时,邓秋嬷嬷便匆匆赶来,恭敬地行礼:“县主,您有何吩咐?”

“邓嬷嬷,我即将陪外祖母去江南宜安送灵柩,归期不定。”夏婉清语气沉稳,目光坚定,“府中之事,便托付给您了。”

邓秋嬷嬷神情一凛,连忙应道:“县主放心,老奴定当尽心竭力。”

“府中下人,你看着安排便是。另外,我在京郊置办了一处宅院,需要你寻可靠之人将它租出去。”夏婉清顿了顿,又道,“城外的田庄,也劳烦嬷嬷费心照看。”

邓秋嬷嬷一一应下,神色愈发认真。

夏婉清的嘱咐,无一不显示出她对未来规划的清晰和对自身处境的深刻认知。

“县主,城外那处田庄,共计三百二十亩,其中水田一百五十亩,旱田一百七十亩。”邓嬷嬷细细禀报着,“山上还有几十亩的果树,以及一些鸡鸭牲畜,老奴已安排妥当,保证不会出差错。”

夏婉清静静地听着,脑海中浮现出那片还未曾亲眼见过的土地。

三百二十亩,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对了,县主,那庄子上还有一处天然温泉湖。”邓嬷嬷补充道,“周边几个庄子上的温泉都是引流过去的,只有县主这处是源头,水质最佳。”她顿了顿,又道,“县主庄子东边……”

夏婉清的目光倏地一凝,神情专注起来。东边?

夜幕降临,晚膳摆上。

一直对夏婉清冷淡的裴秀氏,今晚却格外亲昵。

她不停地给夏婉清夹菜,嘘寒问暖,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夏婉清不动声色地应对着,心中却警铃大作。

这突如其来的示好,究竟是为了什么?

裴秀氏殷切的目光落在夏婉清身上,“婉清啊,此去江南路途遥远,你……”

邓嬷嬷顿了顿,偷偷觑了夏婉清一眼,见她神色平静,才继续说道:“县主庄子东边,挨着的是安国公爷府世子爷的庄子。”

夏婉清拿着茶盏的手指微微一顿,清脆的瓷器碰撞声在寂静的厅堂中格外清晰。

安国公府?

她纤长的睫毛轻轻颤动,遮住了眼底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

“安国公府……”夏婉清低声重复了一遍,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

前世种种,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那个身影,那张脸,那刻骨铭心的仇恨,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她几乎要将手中的茶盏捏碎。

指甲深深嵌入手心,尖锐的疼痛让她勉强保持着清醒。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压抑着心中翻涌的情绪。

“我知道了。”夏婉清的声音听不出任何波澜,仿佛只是在谈论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

可藏在衣袖下的手,却紧紧攥成了拳头,指节泛白。

她垂下眼帘,遮住了眼底翻滚的恨意和杀机。

羞愤、屈辱、不甘,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几乎要将她吞噬。

邓嬷嬷察言观色,见夏婉清神色有异,也不敢再多言,只恭敬地退了下去。

傍晚时分,曾秀兰身边的丫鬟翠柳前来传话,说是明宣帝赐封县主,皇后娘娘也赏赐了不少珍宝,本应大摆筵席庆贺,但楚家如今还在丧期,不宜大肆操办,所以晚上全府加菜,以示庆祝。

夏婉清听后,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脸上并没有太多喜悦之色。

这些虚名,对她来说,早已没有任何意义。

她想要的,从来都不是这些。

用晚膳时,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异样的氛围。

裴秀氏不停地给夏婉清夹菜,关切地询问着江南的路途是否辛苦,言语间充满了慈爱和关怀。

“婉清啊,此去江南路途遥远……”裴秀氏殷切的目光落在夏婉清身上,柔声道。

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着措辞,“你……”

夏婉清端坐在晚膳桌旁,烛光摇曳,映照着她精致的面容。

裴秀氏一改往日的冷淡,主动上前,拉着夏婉清的手,柔声道:“婉清啊,来,今日咱们母女好好说说话。”她的语气里满是关切,仿佛从未有过昔日的疏离。

夏婉清微微一怔,嘴角勾起一抹淡笑,心中却泛起了层层涟漪。

她知道,这种突如其来的热情背后,一定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裴秀氏拉着夏婉清坐在自己身边,动作亲昵得仿佛真的母女一般。

她拿起筷子,亲自夹了一块糖醋排骨,轻轻地放在夏婉清的碗中,柔声道:“这糖醋排骨可是厨子的拿手好菜,婉清你尝尝,味道如何?”夏婉清心中虽有疑虑,但还是礼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