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承乾听到探子的汇报,他轻轻放下手中的奏折,殿内鸦雀无声。
众臣都屏息凝神,等待着他们的帝王开口。
半晌,薛承乾才叹息说道:
“叶锦秀御驾亲征,孤注一掷,本就是兵家大忌。她不通兵法,贸然出征,岂能不败?津南地势复杂,易守难攻,她不据险而守,反而主动出击,哎!”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下群臣,叹息着说道。
一个老臣立刻站出来,高声附和道。
“叶锦秀昏庸无能,早就该下台了!如今大离国土沦丧,百姓流离失所,都是她一手造成的!”
其他大臣也纷纷跟着附和。
薛承乾听着这些阿谀奉承之词,心中毫无波澜。
他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然后继续说道:
“诸位爱卿,北蛮人凶残暴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如今他们已经攻入大离腹地,下一步的目标必然是我明国。我们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以防万一。”
“陛下所言极是!”
一个武将站出来,抱拳说道。
“臣愿率领大军,镇守边关,誓死保卫明国!”
“臣也愿往!”
另一个武将也站出来,慷慨激昂地说道。
薛承乾点了点头,说道:
“好!诸位爱卿的忠心,朕都记在心里。朕会立即调兵遣将,加强边防,确保万无一失。
薛承乾略一沉吟,话锋一转,问道:
“新政推行如何了?”
户部尚书李富贵立刻出列,躬身道:
“回禀陛下,在陛下的英明指导下,户部已于半月前设立中央银行,吸纳民间资本,放贷鼓励经商。短短时间内,京城新增商户三百余家,其中一半以上是普通百姓出身。”
李富贵说到此处,面露得意之色。
这新政可是他一手操办的,如今成效显著,自然脸上有光。
“哦?”
薛承乾挑了挑眉。
“竟有如此成效?看来这中央银行,倒是有些用处。”
“陛下圣明!”
李富贵连忙叩首。
“这中央银行,不仅能吸纳民间资本,充盈国库,还能鼓励百姓经商,繁荣市场,真乃一举两得之策!”
“繁荣市场?”
薛承乾似笑非笑。
“朕怎么听说,这京城新增的商户,多是些投机倒把之辈,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
李富贵闻言,脸色一变,连忙解释道:
“陛下明鉴,这其中或许有些许不法之徒,但大多数商户还是遵纪守法的良民……”
“良民?”
薛承乾冷笑一声。
“朕听说,有人用劣质布匹冒充上等丝绸,以次充好,从中牟取暴利。还有人囤积粮食,待价而沽,致使粮价飞涨,百姓苦不堪言。这些人,也算良民?”
李富贵冷汗涔涔,不敢再辩解。
他偷瞄了一眼薛承乾,见他脸色阴沉,心中忐忑不安。
薛承乾目光如炬,沉声道:
“朕设立中央银行,是为了鼓励百姓经商,繁荣市场,而不是让一些奸商趁机作乱,鱼肉百姓!此事,户部必须严查!如有违法乱纪者,一律严惩不贷!”
“臣遵旨!”
李富贵连忙叩首,心中叫苦不迭。
薛承乾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然后又问其他大臣:
“其他新政,推行得如何了?”
一个大臣出列,禀报道:
“回禀陛下,新修的水利工程已经完工,今年的粮食产量预计将大幅增加。”
另一个大臣也出列,说道:
“回禀陛下,新的税法已经实施,国库收入显著提高。”
薛承乾听着这些汇报,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
新政的推行虽然遇到了一些阻碍,但总体来说还是卓有成效的。
目前来说只要坚持下去,明国一定会越来越强大。
“诸位爱卿。”
薛承乾环视群臣。
“新政的推行,关系到明国的未来,朕希望各位都能尽心尽力,为明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群臣山呼:
“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
薛承乾满意地点了点头,又想起另一件事:
“朕设立的‘我爱发明’擂台,如今进展如何?”
工部尚书孙有才出列,拱手道:
“回禀陛下,‘我爱发明’擂台办得十分火热,各地能工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