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章凶宅诡闻 (3/6)

偏东北方向,直奔淮安的运南闸。

沿运南闸向东,进入宝应湖,然后进入乌金荡。

进入乌金荡,一眼望不到人家,到处是芦苇荡。

而这个时候的船队,不像原来行驶在南北朝向的大运河上。而是到处是白花花的湖水,没有标志性的方向。不用说是夜晚,大白天也看不到一户人家。偶尔看到渔船、鸬鹚从他们身边经过,渔人对着他们举手吆喝:“喂,船家,你们想要买鱼吗?”

孙雷振急忙对热情的鱼人喊道:“你们有什么好吃的鱼吗?如果有的话就靠过来!”小渔船一听,自己不过是闲来无事,寂寞难耐,难得遇见船家从身边经过,没话找话聊几句,驱赶打鱼人的孤寂。不想,自己只是开个玩笑,对方当真。

于是,只好乘好就住,连忙划着小舢板,疾驰而来。

孙雷振喜闻乐见,偌大的淮阴地区没有大街上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却没有一个人和他打招呼。

在人烟稀少的芦苇荡,却遇到渔家对他热情招呼,哪怕自己不吃鱼,也得买几斤不枉费渔家一片心意。“呵呵,您来看啦,我这小渔船上什么鱼都有,就不知道你喜欢吃哪一种鱼了。唠,有大鲤鱼、草鱼、鲫鱼、鲢鱼......还有河虾、黄鳝你来瞧。”

孙雷振从舷梯上下的渔船上,看到活蹦乱跳的鱼虾在船舱里游荡,他喜上眉梢。

“渔家,这样吧,你每样给我秤上二斤,价钱吗......你看着办!”孙雷振快人快语,渔家也不是拖泥带水的人。他拿起装鱼的篮子,见鱼抓伤两条。大约每个品种二到三斤左右,递给孙雷振。

“您那,是第一次买我的鱼,我给你每样二到三斤。都是出门人,大家交个朋友。我收你五十文铜钱,你看看还行不?”孙雷振一听连连摇头:“不不不,这么大的鱼,加之又是这么新鲜,少说都得值个三百文。来来来,我给你一个大洋,你当我是朋友,我便是当你为亲戚。给多给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俩有缘啦!哈哈哈......”

“不不不,您那给的太多了。我作为本地人,不能欺负你们外地人。钱再多,人家也是来之不易,无功不受禄嘛?先生,我还是只要五十个铜板。如果你觉得不好意思,顶多给个二百文就得了。”渔家手拿着大洋,使劲要还给孙雷振。

孙雷振见得渔家如此这般诚恳,越发勾起他对淮阴地区人的冷漠无情的忌惮。

所以,他对船家说:“这样吧,你告诉我附近哪个地方最适合外地人居住。

就是像你一样的不欺负外地人的村庄,或者街市,但又远离江湖纷争,战火骚扰的地方。

不瞒你说,我是从京城张家湾沿大运河一路南下至你们这里。一路打听就是找不到自己合适的地方。我看你为人正直诚实,证明你们这里的风土人情绝对不差。敢问渔家,你贵府是哪里人啦!看看附近也没个村庄呀?”

渔家纠结在孙雷振对给的一块大洋上的思绪,迅速被孙雷振带偏。

他很快顺着孙雷振的思路,一一做出回答。

“哦,先生您不知道,这里是乌金荡,属于宝应和淮安以及盐阜的三不管地带。万顷芦苇荡,漫无边际你怎么可能看得到人家?平时,连一只船都看不到。今天,我是从马家荡捕鱼过来的。因为顺着鸬鹚逮鱼的兴趣,跟着它们来到乌金荡。等他们累了,我也就划船回家了。”

孙雷振对船家的话很感兴趣:“哦,那你老家马家荡离乌金荡肯定很远啰?”他试探着站在渔家船上,然后将鱼递过去,自己从软梯上爬上大木船。船家继续被他的问题缠绕着,忙于回答孙雷振的问题,却忘了将手里的银圆递给孙雷振。

或许孙雷振是故意所为,但人家渔家确实真的被他带入其中。

“哦,马家荡离这里水路只有十多里。你们大木船航行不知道要多少时辰,但我的小舢板大概划上两个时辰,就到了。怎么啦,你不会对我们老家马家荡感兴趣吧?如果你感兴趣不妨跟着我走,很快你就看到那里的情况。地方不大,但是鱼米之乡。说是风水宝地我不敢吹,但百姓安家立业,各做各事倒是名不虚传。”

孙雷振一听,啊哟,这不正是我需要的那样的人和地方吗?

不妨,跟着渔家去看一看。如果言不符实,自己再随船南下也不迟。

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倒要看看苏杭是个什么样的人间天堂。看渔家为人爽快,孙雷振爬上大木船,挥手对渔家示意道:“渔家,我们俩今天有缘认识,这样吧,你今天就不要再捕鱼了。现在听我话,收起鸬鹚,我们直接去你的老家马家荡你看咋样?”

渔家也正想收起鸬鹚回家,他笑着说:“哈哈,那感情好!这样吧,我在前面走,你们跟在后边。到了马家荡,今儿个我回家烧满汉鱼席给你们尝尝马家荡的鲜鱼水虾的味道......”说完,他赶紧从河面上吆喝着鸬鹚上船。

紧接着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