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我们各自收拾东西,忙着明日的行程。餐厅的阿姨,仍旧和往日一样,把一包包垃圾整理好,放在门外的台阶上。一切静悄悄地,仿佛只有餐厅门口的橘猫,伸出白色可爱的爪,在灯影下,试探黑夜,一遍又一遍。
而这些画面仿佛都成了臃肿的附庸,似乎没有人在意。
那天晚饭过后,在编辑组听永哥分享的教学内容,自然是有很多有用的东西被记了下来。但印象更深刻的是他的幽默与温和,只言片语中也能窥探出他的睿智和有趣。我想那些客观僵硬的知识,在他那里,应该会变得非常有趣的。回到校对组,静芷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很多东西,我们组的成员都围在她身边,是那么像亲和的一家人。我在最外围的地方,悄悄地拍了一张合影。在那些颜色与颜色重叠交错的地方,满是坚固的温柔。静芷老师总是给我一种洗尽铅华的感觉,那种明朗而不媚艳,在岁月之上素泊着一抹一抹清醒的温和,足以抵抗季节的涛濑和长风。
随之,出门回宿舍。转过脸,是武昊匆匆别去的身影,在回廊转弯的拐角,浅浅的笑容里,是他那纤细的不易察觉的落寞。并没有太多言语,他说,“我加了你们微信,我先走了”。仅此而已,剩下那些未开口的珍重都扎堆在了匆匆别开的罅隙里。
楼下小超市里的酒被室友们迅速收罄,然后围在一团,那种睽违寂久的时光,瞬间潮涌。在聊天中,我听到每个人都曾走过荒芜,看过花开,在虚妄中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真理。
他们纷纷开导我,青春是不断绽放的过程。到了凋零的季节,就努力藏好冬天,花期还会有。我们要攒够黄昏,去看星星。在一片夜色中泅渡,也不要忘记打捞黎明的勇气和心境。
那种温暖的感觉,并不常有。我能感受到滚烫的热诚,缭过血缘,熨帖在出现裂痕的心室。不多时,食尽酒涸,一片片干燥的慰藉,被我小心的卷收起来,用来抵御十一月的冷风和日后的漂泊。
后来,侯哥发现酒没了,还专门在美团上订了一箱。侯哥说,大家都在锦州,距离没有远的,以后大家伙儿就在锦州聚。说话间,一听听崂山啤酒很快就被匪尽。我不知道以后这样的场景会不会常在,因为岁月真的是一个不可琢磨的东西。因为性格,因为世故,因为流变,没有一个是我们可以完全掌控的。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预约,预约冬天的雪,夏日的海,预约自己虔诚的不变的心。最后,努力避开大片段的喧嚣,在一缕麦粒色的微凉里,尽可能地照顾好春秋。
渐渐地,十点钟的时候,醉意开始细细地袭来。融合着不远处传来的夜车的轰隆声响,一些还未聚合的故事被缓缓覆盖。
我并没有什么感觉,只是脸红得厉害。此时,某些不知名的惆怅似乎也在跟着发烫。乍一起身的瞬间,头稍稍有点儿眩晕,但看着东倒西歪的室友,再一次清楚,有些人有些事,就那么轻易地被留在了昨天。
“丹青之妙,在于花敛容、日藏光、月遮羞,墨分五彩”,也许这恰好是最美丽的状态,无论什么样的不舍总要给时光留一点距离。是尊重岁月漫长,也是播种归期。
春遇秋知岁月,天遇地方永恒,基地培训的近一个月是一场安静而滚烫的遇见。纵然,这个过程总伴随着很多的崎岖堑壑,但一路走来,轻盈的是行囊,丰盛的是生命。长道,“旧恩恰似蔷薇水,滴到罗衣死到香”。在那里,各位导师和工作人员都给了我们不同程度上的关怀。甚至陌生朋友偶尔的一个微笑,都在微微入心,浅浅生香。在一些疲惫钝去之后,唯觉美好。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倘若在某天,故乡变成了一个不能随便瞭望的地方。
只盼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