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个人可以任使,就让他听命;若不可以,就该让他明理。”说罢肖海拿起笔,把这三句话写下来,并按照每个人说话的语气以空白隔开,显然每个人隔开的都不一样!
同样的文字,因为空白处隔开的不一样,也就有了不一样的解释,而且都很合理!
肖善坐直了身子,他好像明白了自家小叔说的断句是什么意思了,隐隐约约觉得标点符号能带来不一样的东西!激动得双手都有些微微颤抖!
贺坤虽然聪慧,但年龄还小阅历更是不足,看着纸上的字疑惑地问道:“一句话有多种意思不好吗?”
肖海笑着摇摇,不紧不慢地说道:“昔日,大青国一统天下之后,始皇帝颁布法令。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上到朝廷官员、王公贵族,下到民间百姓、贩夫走卒,不再是一国一准、一地一标…识字认书、互通交流、生产生活,都变得更加便利。增加了国家凝聚力和民族的认同感。更是为后世开启了一种标准!
而现在,同样的一句话,我们三个人就有三种不同的解释。那要是更多的书经、更多的语句呢?不同想法的人来解读呢?敢问殿下,如何判断对错?或者是都对,还是都错?那谁的更合理呢?”
贺坤额头冒汗,肖海的话他好像明白一点却不清楚明白了什么?他很想说点什么,却不知从哪说起!他很想弄清楚肖海的意图是什么,想破脑袋却还是不清楚!
肖善却已经心境通明!他努力地平复着躁动的心,却还是忍不住遐想。若是肖家用肖海的符号给先贤留下的经书作一个断句,再给出释意,如同始皇帝那样立一个标准!
利于教化更利于传承和传播,这不就是耕读传家、教书育人的肖家千百年来所追求的吗!
贺坤抹了抹额头的汗珠,脸色微红地说道:“这对错难以评判,哪个更合理,我更是分辨不出!”
肖善看着准备接着往下说的肖海,赶紧对贺坤笑了笑说道:“天气酷热,中山王还是回营帐休息一下,免得暑气入体,身体抱恙!”
贺坤没听出肖善的言外之意,不在意地摆摆手道:“这点暑热我还是熬得住的,刚才是一时心急,出了点汗。实在不行下河游两圈!”
肖善一听有些急了,站起身拱手道:“中山王殿下,这是我肖家家学!”
开玩笑呢吗,那药酒炼制、卫生条例、防疫办法都一堆打包给你家了,还不知足呢,这个也想要!
贺坤恍然大悟,总算明白过来了!连忙拱手作揖:“颜师莫气,颜师宽恕!我才发觉天气确实有点热,该去休息一下消消暑了。”
望着贺坤落荒而逃的身影,肖海满是不解:“不至于吧,搞得多神秘似的。”
肖善满脸冤屈:“叔啊!你看,一句话三种意思。而且你也说了始皇帝车同轨书同文的事,难道咱肖家就不能给后世立一个标准!比如先给《论语》释意作一个标准,便于后人求学,否则有人抱着书也不知该怎么读!
这可是功德一件,便于教化更是咱肖家一直追寻的梦想,现在有了希望更该身先士卒,可不能节外生枝!”
肖海:“啊,有那么复杂吗,就是想读书方便一点而已。就算要做,让朝廷去做不是更好吗?”
肖善摇了摇头,压低声音说:“皇帝、王朝几百年甚至几十年一更换,千百年来去绕不出这个圈。不是肖家小气想独占功劳,青龟门的血还没干透呢,未来谁好谁坏谁又能说得清。我只想让后世人能打开一本干净的书,所以这件事肖家来做更好!”
肖海:“干净的书?倒是有点道理,那咱继续。”
历史上,名声不咋好的皇家人参与著书释意,哪怕写的再好,后来的读书人都会先入为主地带着成见去看书。
太阳缓缓西斜,那叔侄二人还在探讨!贺坤站在远处,他想弄明白肖海最后会说些什么?越弄不明白的事他越是琢磨,有时候想着想着会灵光乍现…!
可如今,他想了很久,还是有点糊涂。从开始的节奏到一句多意再到断句。说到断句后肖善咋就赶人呢?难不成断句还有标准?
如同始皇帝的书同文车同轨般的标准?
贺坤着急,小文内侍也着急!跑到河边对着泡在水里的人就喊:“可了不得了,这大热天的,殿下在那就这样干站着,一个多时辰了!我的两位小公爷啊,你们赶紧去看看!要是站出个好歹来,咱们都脱不了干系啊!
这里就数你们三个人和殿下从小就交好,快去劝劝,殿下那弱小的身子骨再站下去会出事的…”
辛明玉、和环、贺琦闻言赶紧从河里出来,也不换衣服!就湿漉漉的来到贺坤面前。
贺琦和贺坤关系最好,看着贺坤脸色微红,担忧地问道:“殿下,这是咋了?”
贺坤闻言,双目无神木讷地说:“想不通,想不通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