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章 标点符号 (1/3)

“回去挨顿骂,什么事都过去了。提醒你一下啊,老祖宗是个急性子,骂你几句别还嘴。最多,还抽几鞭子!”肖善咧了咧嘴角。

还要用鞭子抽!离家出走的孩子好不容易哄回来不是该好言相劝嘛!

支教的时候,面对捣蛋的孩子肖海气不过时曾拿细条子抽过!只敢用三分力,因为抽之前在自己身上试了试,用力挥下去立马肿起一条血印子!

肖善又抢过一块兔肉,用眼角瞄了一下肖海。“当初你一言不发就走了,全家都着急!老祖宗更是又急又气的,连夜就进宫找皇上去了。老祖宗气顺了,万事大吉!”

“找皇上干嘛?”

“在大峡地界上,想找一个人,皇上的耳目还是很有用的!”

肖海赶紧几口吃完兔肉,拍拍手站起身对肖善说:“行,听你的。走,现在和你说说断句的事!”

肖善满不在乎,“断句?就是你说的那个什么,符号对吧?是不是有点多余了,句读之法早就有了呀!”

肖海:“那叫标点符号!句读只是简单的停顿,在书写的时候很难表达出语句完整的意思。”

还是在那棵大树下,叔侄二人已经开始了讨论。

贺坤见到叔侄二人又做起了学问,就悄悄地凑了过去,坐在一个木桩子上。白天的太阳有点热。小文内侍扇着扇子,汗流浃背的,贺坤则舒服得翘起了二郎腿!

肖善有点不在意地说:“一直用的法子表达的也很好,小叔你说的标点符号能表达的更完整。锦上添花,甚好!甚好!”

说罢还拿起了笔,“老规矩,你来说,我来写!”

肖海看着肖善的神情,想到头一天肖善写的纸张,规规整整却也密密麻麻!只是偶尔有个空格以示停顿或完句!像锅盔似的,看得人头疼!

四下看了看,找来一块木板、一根木棍。在心里综合了一下措辞,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大多时候,写在书上的字均匀整齐,就像这样。你听着啊。”

说罢,拿起木棍一下一下地敲在木板上。声音咚、咚、咚、咚,平缓地响着。

肖海问道:“是不是听不出什么?”

肖善暗自想笑:小叔啥时候学的敲木鱼,莫非还去过和尚庙?

贺坤嘴角上翘,忍住不笑!

肖海:“接着呢,加入标点符号。”

变成了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肖海:“同样的声音,是不是不一样了?”

“哈哈,我就说这肖大郎比划的那几下像…”不远处辛明玉也听到了,笑着正要对和环说…却看见中山王朝他瞥了一眼,赶紧压低声音说:“那声音不就是歌伎跳舞的鼓点吗?”

贺琦已止不住笑出了声!

和环也是一脸坏笑:“这小子肯定去过安乐坊,不然就是倚翠楼!”

肖善却是想到了什么:“小叔是说节奏?加入了符号使得书写的文字停顿有据?”

肖海扔掉木棍,“对,差不多就这意思。”

“声音加入了节奏是不是更有感觉了,平常的文字加入标点符号,一眼看去是不是更好理解了?这就是断句!”说着指向充当营寨围栏的木板,上面写着一句标语:营中人等不得随地大小便!

那是肖海开始整治伤兵营时写的。

肖海说:“抄两遍。”

肖善虽不理解,但还是照做了。

肖海在等字后面点了一下拉了个小尾巴。

肖善:“营中人等,不得随地大小便。就这意思嘛,多了个小点而已!”

接着肖海又在肖善抄的第二遍上,人字后面同样点了一下,“你再看看。”

肖善:“营中人,等不得随地大小便!咦,意义反过来了!嘿,小叔有点意思啊,文字游戏似的,戏弄人的吧?”肖善有点惊异!

肖海:“孺子可教。行,你接着写: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你如何断句?又是如何理解的?”

肖善虽不明白自家小叔到底想说什么,面对从小就读的语句,想了想认真地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说:百姓要是知道怎么做,就让他做;要是不知道,就去教他。这是咱们老祖宗的教化之道。”

肖海看向贺坤,问道:“那殿下又是如何断句、如何理解呢?”

贺坤闻言立刻端坐起来,涉及到学问,肖善又在旁边。于是一脸认真,想了想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让百姓按照我们规划好的方法和方向去做就好了,而不用详细地告诉他们理由。”

肖海笑了笑说:“中山王殿下将来是要做太子的,他理解的是君王牧民之道,没错;而肖善你呢理解的是教化之道,也没有错;接下来说说我的理解,二位都可以点评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