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伏羲氏的主要功绩,李易话音一转,又到了神农。
“伏羲之后,有神农出。
“神农氏尝百草,医药自此渐兴。”
天幕中,现出一位身披兽皮的男子尝尽百草,一次次中毒、不断的记录,最终因误食断肠草吐血而亡的画面。
“制耒耜、种五谷,农耕文明自此而始。”
画面中,有身穿兽皮的人们在部落周围开垦田地,将麻、黍、稷、麦、菽等作物种在田中。
“立市廛,以日中为市。
“以物易物的市场成为了货币与商贸的起源与基石。”
相邻的聚落以最兴旺繁荣的聚居地为‘市’。
不同聚落的人们带着各自所拥有的有价值之物,在‘市’中与人以物易物。
“治麻为布,民着衣裳,人族由朦昧走向文明。”
五谷种下,以桑麻做布帛,神农氏教人用布做衣裳,人族告别了只以树叶、兽皮裹身的蒙昧时代。
“作五弦琴,以乐百姓,宫、商、角、徵、羽,天地五音自此始定。”
削桐为琴,结丝为弦。
神农氏以指拨弦,惶惶天音自琴弦间奏响,聚落众人如痴如醉。
“削木为弓,以威天下。
“狩猎与战争模式,自此彻底改写。”
神农氏弯木为弓,以弦束之。
削木为箭,搭弓而射之。
一箭出,正中一头巨大的野猪左眼,箭矢瞬间没入大半。
没有丝毫的挣扎,野猪在惯性的作用下前冲出十余米后轰然倒地,瞬间身死。
神农氏举起手中弯弓,一同狩猎的族人尽皆跪伏。
“制陶器,安民生,饮食、储物、酿酒、医药,生活环境因此而改善。”
神农以粘土做陶器,填火焰烧之以成形。
陶器的诞生,让人摆脱了只能依靠天然形成之物做器的习惯。
锅、碗、盆、缸......诸多生活所需皆因此而诞生。
“为了促使人们有规律地生活,按季节栽培农作物。
“炎帝神农氏立历日、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日有十二时,月为三十日。
“农耕文明的根基,自此奠定。”
介绍了一番神农氏的主要功绩。
李易不做停顿,又接着开口道:
“炎帝部落之末,黄帝自姬水而生,王有熊氏,建立起黄帝部落。
“黄帝轩辕氏在位期间,于数学方面隶首作数,定度量衡之制。
“于军事之上,风后衍握奇图,始制阵法。
“于音乐一道,伶伦取谷之竹以作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于今日。
“于服裳之上,元妃嫘祖始养蚕以丝制衣。
“于医药一道,他与岐伯讨论病理,作《黄帝内经》。
“于文字文化,有仓颉始制文字,具六书之法。
“于天下社稷,他铸九鼎,分华夏为九州。
“水井、舟车、弓矢、房屋等也都在他在位期间发明与改良。”
天幕上,随着李易的声音传遍诸世。
每一句话落下的同时,天幕都会显化出相应的画面。
“黄帝在位期间,因黄河之水泛滥,姬水、姜水一代不再适合农耕畜牧,黄帝率部族东迁,阪泉之战因此而爆发。
“通过这场战争,黄帝部落战胜了炎帝部落。
“炎帝部落归服于黄帝部落,炎黄部落联盟自此而成。
“黄帝也成功取代了炎帝在黄河流域各部落中盟主的地位。
“华夏民族形成的根基,自此而奠定。”
天幕上,一场史前的战争因生存空间的挤压与权力的诱惑而爆发。
通过这一场战争,原本分散的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渐渐融合,形成了新的炎黄部落联盟。
“在炎黄部落联盟诞生的同时。
“九黎氏族部落首领蚩尤也战胜了周围部落,成为了整个蚩尤部落联盟的盟主。
“为争夺牧猎和浅耕之地,炎帝部落与蚩尤部落发生了一场大战。
“蚩尤部落联合夸父部落合击炎帝部落。
“炎帝部落不敌,向黄帝求援。
“黄帝领炎黄部落联盟,与蚩尤部落联盟在涿鹿之野展开大战,史称涿鹿之战。
“是战,黄帝部落于三年间与蚩尤部落打了九仗,都未能获胜。
“最终,黄帝集结全部兵力,在涿鹿上与蚩尤决战。
“在战神应龙、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下终于擒杀了蚩尤,获得胜利。
“战争胜利后,黄帝部落与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