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7镇长李平安 (1/2)

绣娘搁下碗筷,缓缓起身,她那布衫衣角轻轻晃荡,似在低诉着无奈。迈出步子时,身形略显佝偻,往昔灵动的腰肢如今被岁月压弯,脚步拖沓,每一步都似有千钧重,鞋底摩挲着地面,发出轻微“沙沙”声,在这寂静面馆中清晰可闻。

昏黄灯光将她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映在斑驳墙面上,宛如一幅孤苦的剪影,透着说不出的萧瑟落寞,一步一步,没入门外浓稠夜色,只余一抹残存在空气中的、属于旧时光的怅惘气息。

待绣娘身影彻底消失不见,大冰皱着眉,满脸疑惑与好奇,转向陈娃儿,目光灼灼问道:“陈老板,瞧绣娘如今这般,心里怪不是滋味的,她年轻时候啥样啊,感觉定有段风光过往。”

陈娃儿正收拾着碗筷,闻言停下手上动作,抬眼看向门口绣娘离去方向,嘴角上扬,眼中满是追忆光彩,笑呵呵说道:“嘿,大冰兄弟,你可不知道,绣娘年轻时,那可是咱平安镇一朵最娇艳的花!

脸蛋红扑扑的,像春日枝头熟透的蜜桃,眉眼弯弯,一笑起来,眼里像盛着星子,镇上后生们瞅见她,都挪不开眼呐。”

说着,他把碗筷摞好,拿抹布擦拭桌面,继续道,“她还和镇上李家公子李宝庆订了婚,那阵儿,两人走在街上,郎才女貌,般配得很,大伙都盼着喝他们喜酒,见证这桩好姻缘呐。”

陈娃儿话锋一转,笑容褪去,长叹了口气,脸上满是惋惜:“可谁能料到,就在快成婚那当口,李宝庆竟说走就走了,悄没声息的,没个交代,没个缘由,就像一阵风,吹散了绣娘满心期许,打那以后,绣娘就像变了个人,脸上没了笑,眼里没了光,守着针线活,把日子过成了一潭死水。”

直播间里,弹幕瞬间如火山喷发般汹涌而出。

“这李宝庆什么渣男行径,怎么能这样对绣娘,太不负责任了!”一条弹幕以醒目的红色字体弹出,后头紧跟着一连串愤怒的拳头表情,瞬间被网友们疯狂复制粘贴,满屏滚动。“绣娘太可怜了,大好年华就被这么耽误,李宝庆必须给个说法!”白色字体的弹幕层层叠叠,字里行间满是对绣娘的同情,对李宝庆的谴责,仿若众人已化身正义使者,要为绣娘讨回公道。

大冰坐在那儿,双手不自觉攥紧成拳,指关节泛白,面色涨红,胸膛因气愤而微微起伏,义愤填膺道:“这李宝庆做得也太过分了,怎能这般辜负绣娘,平白毁了人家一生,定得弄清楚到底发生了啥事儿,不能让绣娘就这么不明不白苦一辈子!”

言罢,他咬了咬牙,眼神透着坚毅,似已将揭开这段隐秘过往、助绣娘解脱执念当作己任,周身散发着决然气息,一心要在这迷雾重重的平安镇寻出真相。

陈娃儿边说着,边重重地在凳子上坐下,那凳子腿在地面上“吱呀”一声,仿佛也在跟着叹气。他双手交叠着放在满是补丁的围裙上,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料,目光透过那扇蒙尘的窗户,望向隔壁老夏家的方向,尽管只能瞧见一片斑驳的屋墙,可他的眼神里满是怜悯与感慨。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啊!”

“你看我家隔壁的老夏家那两口子。”

“老夏家那两口子啊,这辈子过得不容易,年轻时候遭过灾、受过穷,好不容易把儿子拉扯大,指望着能享享清福咯。”

陈娃儿声音低沉,带着岁月摩挲的沙哑,每一个字都沉甸甸的,“结果儿子一腔热血,说要去外头闯荡,寻个好前程,这一去,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五六年了,音信全无呐。”

他微微摇头,额头上的皱纹更深了,像一道道岁月犁出的沟壑,里头藏满了对老邻居的心疼:“老两口如今都八十好几了,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本该是含饴弄孙、安享晚年的时候,可他俩啊,天天守着门口,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路尽头,盼着能瞧见儿子身影。

夜里也不合眼,就怕错过儿子回来那一下,哪怕油灯熬干了一茬又一茬,也不敢闭眼歇会儿,就怕这一睡,就再也醒不过来,见不着儿子喽。”

大冰坐在一旁,听得眼眶泛红,心口像被一块巨石死死压着,闷得难受。

直播间里,弹幕也如决堤的洪水,汹涌澎湃。“老夏家太可怜了,这乱世里的亲情牵挂太揪心,儿子快回来吧!”

一条弹幕满含着祈愿,后头跟着一排排流泪的表情,瞬间被网友们纷纷效仿,屏幕上满是泪目的图标,滚动闪烁。

“平安镇咋到处都是这样的遗憾,大冰一定要想办法,让这些老人心愿能了啊!”

白色加粗字体的弹幕不断弹出,满是对大冰的期许,网友们仿若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着老夏家的痛苦,急切盼望着能有个团圆结局,热度随着这份沉重又深情的讲述持续攀升,大家的心都紧紧系在了平安镇这些平凡人命运之上。

大冰深吸一口气,稳了稳情绪,攥紧拳头,坚定说道:“陈老板放心,我既然碰上了这些事儿,就一定得弄清楚,尽我所能,帮老夏家,帮平安镇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