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是无价之宝,知识是智慧的明灯。
——来源于网络
回到社科大的宿舍,林云给薛女神请了个假,告诉女神自己最近可能需要闭关,在得到同意后,又跟父母打了个视频,聊了聊家常。
在告诉马煜和周昕,严禁任何人来打扰自己之后,林云一头扎进了一号实验室。
“分析单晶硅的构成及特性!”
“数据加载中……正在分析……数据如下,”智脑的速度快的吓人。
没用多长时间,一连串的数据就出现在了林云的眼前。
林云看着密密麻麻的数据,脑子里在想跟硅元素相似的化学量的一些元素,碳元素和锗元素都可以,但是芯片肯定是越小越好,所以林云决定用碳元素坐模拟。
只能给出的全系投影将碳元素进行了放大,林云手指在在全息投影上点来点去,不断移动排布位置,对每一种排布进行导热性,延展性和导电性的测试。
经过上千次的不同排布,林云终于发现了一种特别轻巧的排布方式,两个碳原子进行上下叠加后,再铺平,这种机构极其稳定,导热性是单晶硅的上百倍,导电性也比单晶硅要良好,而且就蚀刻来说,更容易将电路刻在上边,林云将其命名为碳晶。
最主要的是,双层架构的每一层都可以进行电路蚀刻,就这一项而言,就算用20纳米制程,那总体性能也可以比肩10纳米制程的单晶硅芯片。
当然了,如果用10纳米制程,那整体性能就是完全的超越5纳米制程的芯片。
接下来就是要让材料的制作更加的简单,并且能实验更高的产量。
林云再次开始模拟,从不同的已知材料中提取碳元素进行加工,最后居然发现,玉米芯是最好的材料,这让林云大为震惊,这种基本原材料也太多了,完全可以满足碳晶的制作。
将资料整理好之后,林云退出了系统。拿出手机准备跟林左申请实验室的时候,发现手机没电了。
充了半天电,开机之后才发现时间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
绿泡泡上的未读消息不多,父母的问候,谢云的辱骂,再没有任何人打扰。
给父母和谢云回了信息之后,林云拨通了林左的电话。
“将军,我需要申请使用科工局的材料实验室,”林云开口直接要求。
“好,我安排,半个小时后你可以使用!”林左也没废话,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林云给马煜和周昕发了一条信息“会科工局,三分钟后出发!”
两个人立马回信“是!”
林云乘车回到科工局后,材料实验室已经给林云准备出来了,两位材料学的大佬也在实验室等着林云。
“高工,文工,麻烦两位了,”这两位都是老熟人,林云认识。
“中校客气了,将军这么紧急的要我们准备好实验室,肯定是有新材料问世,这是我们的荣幸,”高工笑着帮林云穿上了白大褂。
“我们试一试!”林云也没废话,进入工作状态后的他基本没什么人情世故。
根据自己在一号实验室的模拟过程,林云在两位工程师的帮助下不断的调整试验,尽力了一次又一次失败之后。
终于在第五天的早上,一块直径三十公分的半透明薄片被做了出来。
“成功了,成功了!”高工和文工兴奋的像个孩子。
“我们需要做一定的蚀刻试验,现在还为时过早,”林云倒是很冷静。不过脑海里传来渡鸦“恭喜工程师,获得1000成就点”的声音还是让林云有些兴奋。
“没问题的,一定没问题的,”高工立马拨通了电话给林左汇报。
没多久,八位全副武装的军士带着箱子跟着林左来到了实验室门口。
“我亲自去一趟中芯天下,”林左看着林云道:“你跟我一起!”
将碳晶装进了箱子,林云跟着林左坐上了直升飞机直接到达了中芯天下的在京城的厂区。
飞机刚落地,几个看上去头发花白的中年人就跑了过来,但被八位军士揽了下来。
“将军,您电话里的材料是真的吗?是真的吗?”跑在最前面的中年人大喊道。
“去你们的实验室,”林左指了指箱子。
中年人带着林左和林云一行,几乎是奔跑着来到了实验室。
当林云将碳晶从箱子里拿出来的时候,周围的几个工程师眼睛都快从眼眶里凸出来了。
“不用看着,上手做吧,用你们最先进的制程技术,”这句话是林云说的。
“快快快!”中年人催促着让把超洁净实验室打开,在几个人冲洗赶紧后,将碳晶带进去,放进了光刻机。
接下来就是等待。
林云和林左盯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