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回 山林素食斋 (2/2)

做的馒头,阿娘的馒头最好吃。”

年轻妇人便笑了,伸出因为日日在水中浸泡而有些裂开的手指,轻轻地刮了自己的女儿一下:“阿桔的嘴儿像是抹了蜜,甜丝丝的让人高兴。阿娘这就给阿桔拿馒头去。”

娘俩说话间,一个身体略高壮的男人撩帘走出来,一双眼睛注视着年轻妇人,唇边笑意盈盈:“你且歇着,剩下的我来忙活。”

这男人是妇人的丈夫,名叫林昌升。只见林昌升熟练地掀开蒸笼,从里头夹出两个白白胖胖的馒头,放在竹碟上,又给女儿盛了粥,让她坐在蒸笼后面的小杌子上吃着。

见丈夫接过活儿,年轻妇人笑了,自己与女儿阿桔坐在一起,伸出手来捶捶自己的右肩。做早食自是要起得极早,她从寅时正便起身到此时,已经忙了小两个时辰了。虽说早已经习惯日复一日的生活劳作,但她早年曾受过伤的右肩在劳碌过度的时候,还是会隐隐约约的疼。

他们原就是夫妻店,一家三口相濡以沫地活着。靠着她祖传做素食的手艺,日子尚且还过得去。

却是见四下无人,年轻妇人轻轻道:“升哥,方才又来了一个外地人,带走了带纹饰的竹筒。这是第一千六百五十六只竹筒。”她说话的时候,圆圆的脸上带着一丝伤感与期待。伤感的是,要寻的人还没有寻到;期待的是,只要还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小妹,应该还活着的罢……

林昌升停下手中的活,安慰她道:“假若杏儿还活在世上,见到竹筒,自然会来寻我们的。”

“但愿如此。”年轻妇人喃喃道。她其实省得,升哥这句话是在安慰自己。当年小妹不过才两岁,还懵懂无知,她会记得家族的暗传的纹饰吗?

阿桔却是在一旁听得半懂半不懂的,只是见自己阿娘流露出伤心的表情,便用自己的小胖手去抚阿娘的脸颊:“阿娘,姨母会回来的。”

她一边说,圆圆的脸儿上十分夸张:“阿娘的馒头做得这般好吃,姨母闻到了香味,自然就寻来了。”

果然是贴心的小棉袄。年轻妇人笑了,轻轻抚着女儿细幼的头发,仍旧捶起自己的肩来。自己右肩上的旧伤这两日剧痛加重,想来这汴京的天,怕是又要变了。

流水提着山林素食斋的竹筒,自进了天下居的大门,一张脸便学着自家王爷,变成冷冰冰的,是以一路上那些天下居的小伙计虽然脸上有些诧异,眼神却不敢有丝毫的疑惑。毕竟天下居的贵客们有各种各样的嗜好,有些高门大户人家偏生爱那市井中各式的味道。

流水脚程也极快,一口气回到夏荷间。不过,从外头买来的吃食却是不能直接呈到爷面前的。流水翻出自家王爷专用的碗筷,将竹筒的粥倾倒出来,又将馒头从荷叶中取出,摆放得有模有样,这才端到王爷面前。

吃之前仍旧要试毒。普洱与乌铜不在,便是由他与高山试毒。

流水一一用银针试过,自己又都一一尝了,确定没有任何可疑与毒发的迹象,这又才盛给段离燕。

段离燕先吃看一口百合莲子粥。

这百合莲子粥粥虽然无糖,却是自带着百合莲子的清香,熬得刚刚好的米粒融合了二者的香味,入口即化,竟然还算上品。

果然,在汴京城中,便是市井之地,也是卧虎藏龙。

再尝一口素馅馒头,皮薄馅大,带着一股食物纯正的香味,一口咬下去,鲜嫩的汁水喷薄在嘴中,丰满的汁水差点从嘴中流出,让段离燕差些失了仪态。

段离燕赶紧用帕子轻轻按一按嘴角,顺利吞下馒头。

竟是这般美味。

他差些脱口而出,要赏赐那手艺精妙的厨子。忽而想起这不是在西南王府,而是在姜国皇帝的地盘汴京城,这才作罢。

后来只是嘱咐流水:“下次再去,多给一些银钱。”

流水很是为然。那家山林素食斋,手艺是真真好。

是以他将那盛粥回来的竹筒给仔细洗了,放在阴处晾干,打算下次再去时,便仍旧用这竹筒盛粥。

在他们西南王府,竹子的妙用也很多呢。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