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苏秦的庞大特务机构又开动了 (1/3)

东周王畿洛邑,往西三百里,便是熊耳山。

熊耳山西北邻崤山,南毗伏牛山,东南相接外方山,从龙门西山起始,被洛河和伊河紧紧夹持,直至卢氏城南,蜿蜒绵长三百余里。熊耳山乃是崤函古道的形胜险要之所在。但凡黎民商贾,想要从咸阳去往王畿洛邑,必要经过此处。

只见那山,盘踞天地之间,高耸入云的山峰,犹是巨人之手,想要触摸那遥不可及的苍穹。山峰错落有致,有的陡峭险峻,如利剑直插云霄;有的圆润饱满,似憨厚神兽,静静地守护着天子王畿。

登顶熊耳山,再往东走千步,便是一道笔直的悬崖。

悬崖名为量天。量天崖下,便是洛河。洛河畔有一块平地,十里见方,其中奇珍异草无算,四季绿红紫金白五色变换,各色间也不冲突,各种花草仿佛有灵犀一般,颜色变换总在一夜之间,绝不会有两色争艳,也算是天下一绝。

纵横家的大本营——纵横门,便是建在这平地之上。

要想进纵横门,必要抓住悬崖边上的千秋藤往下坠,这种藤蔓千年不死,可长千丈、可承千钧。但要抓住千秋藤攀援却非易事,不仅需要超乎常人的体力,更需要超乎常人的勇气。每年来纵横门求见者,在这道悬崖坠死者十之八九,总也有百十号人。这十之八九中,又有十之八九并非体力不支而亡,乃是因内惧恐高、失手坠崖所致。

纵横门虽坐落深山,但其奢华庄严却也丝毫不比世俗王庭:

两扇朱红色大门足有三丈高,上面镶嵌着五九四十五颗金色门钉。大门之上,书“纵横天下”四个遒劲金字,落款“王扁”二字,显然这是周王姬扁的御书;大门右侧有一尊红玉饕餮,旁有上联,“纵横千里,佩六国相印御强秦”;右侧乃是白玉椒图,旁有下联,“奇谋佐世,领万众雄师安社稷”。

那饕餮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威严凶狠让人不寒而栗;椒图乃龙子,状如螺蚌,面目狰狞。虽说是玉石所造,相传这尊椒图似乎有灵,但凡有外强侵犯,便会将壳口闭紧,任凭世间神兵利器,也休想刺穿其壳口半分。

说来也巧,偏偏这些时日来,椒图的壳口竟然闭上了。

数百门徒从各国赶回,聚于庭院,屏息凝神,望着堂中的一举一动。

厅堂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大厅的正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鬼谷”二字。此二字,仿佛蕴含着无尽神力,让人望而生畏。由此,此厅也得名“鬼谷厅”。

鬼谷厅乃是纵横门的议事大厅,只有举行门派三年一届的大会“天下会”时方才开放,平日里,各堂主主事皆在旁边的偏厅办事。上一次举行天下会,不过半年之前,此番再开鬼谷厅,恐怕是有极其重要又紧急的大事发生。

鬼谷厅正中,摆放着一张巨大的方形玉石案,足有三丈之长;石案是一把青铜雕龙椅,上铺一张雪白虎皮,下伏一褐毛巨彪,正抱着一个硕大的虎头在啃噬,虎血的腥臭,弥漫着整个大厅。兴许那虎头太过美味,引得那彪不时发出欣喜的叫声,那声也怪,似狼嚎、如狮吼。

一个白髥瘦叟端着椅中,一只脚踏于彪背之上。

瘦叟一脸惨白,貌似羸弱不堪;但越是惨白羸弱,在此情景中,反倒愈显萧杀,让人不寒而栗。

面对一众疑虑重重的门徒,那瘦叟也不理会,只是喃喃自语。那声音极小,宛若蝇吟,却又有灵性一般,总能精准的将每一个音符都传入大厅的每一个角落。

瘦叟在讲述一个故事:

话说这彪,本是虎子,今却啃食虎头,是为何?

问题就出在“彪”字的那三撇上。

众人皆知,母虎育嗣维艰,一般一胎一子,偶尔一胎两崽,若生三子,便是奇观。而彪,便是这虎之三子。

彪大多生来便命运坎坷,先天不足,身形瘦弱,模样丑陋。它周身仅覆着一层黯淡的褐色绒毛,全然不见那象征着虎族威严的斑斓虎皮黑斑。这般模样,就连它的生母也心生嫌弃,全然不认这个可怜的虎子。

母虎对这彪儿,非但不肯给予半点哺乳的慈爱,反倒肆意地踢咬驱赶,仿佛它是世间最可憎之物。更有甚者,母虎竟狠心将这幼小的生命叼至那饿狼时常出没的蛮荒之地遗弃,任由它自生自灭。

虎本是兽中之王,在这丛林之中,自然也是众兽的劲敌。而这弱小的彪,从一开始便承受着这残酷命运的重压,受尽了凌辱与折磨。多数的彪在那嗷嗷待哺时,便因饥饿、寒冷或是其他猛兽的侵袭而夭折,能够侥幸存活下来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然而,命运的齿轮有时也会悄然转向。那些极少数存活下来的彪,却会在岁月的磨砺中,成长为极其威猛凶残的存在。它自小在这如炼狱般的环境中艰难求生,饥饿难耐之时,不仅会啃食动物的残尸,就连地上的枯叶败草,也成了它果腹的食物,甚至连泥土石块都要啃上一啃,那污浊的污水脏泉,也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三章 苏秦的庞大特务机构又开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