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 他举起了最重的雍州鼎 (1/3)

六、孟贲举起了最重的雍州鼎

咸阳宫外,人山人海。

方圆三百里的秦人,一大早便汇集到了这里。对于这些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朴素秦人来说,这是一生中难得的开眼的机会,是可以让他们骄傲一辈子的机会。在这里,他们可以见到传说中天子九鼎,见到五湖四海来的大力士,还可以看到他们心目中的神——秦王。

扛鼎台正对咸阳宫,高九尺、五丈见方,铺黑毯,由一檀木栏杆连接地上。扛鼎台四周,筑玉雕栏杆,栏杆上系着黄色绸缎,随风飘舞,煞是好看。

扛鼎台正中,新造的九鼎巍然矗立。

相比那《九鼎图》,这九鼎,更显壮观威严,在太阳下熠熠生辉。

扛鼎台和咸阳宫之间,搭建了一座观礼台。观礼台分三层,第一层置案十八座,第二层置案九座,第三层置案三座——显然,这是为王公勋贵所设。

观礼台的上方,高悬一块金匾,上书“力拔山河”四个大字。

甘茂坐在第二排正中,他是本次扛鼎大会的司仪。望着眼前的九鼎和周遭围得水泻不通的国人,甘茂数月来的努力没白费,其骄傲和紧张都溢于言表——两种似乎不搭界的表情组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难以名状的别扭。

甘茂环视一周,又看着自己身旁的空案道:“严君如何没来?”

儿子甘雨低声道:“方才还派人登门去请过,然严君府上回话,严君偶感风寒,正卧病在床,便不来了。”

“哦,”甘茂一咬牙,道:“王上何时能来?”

“着实不知……”甘雨道。

“还不快去请!”甘茂沉声道。

“去请了,然王上不在宫中,所去何处,不得而知……”甘雨道。

此时,一个中年女人的声音,从甘茂身后传来:“不必了。左相自行张罗便是。”

甘茂连忙转身叩拜,“诺!”

说话那女人,正是秦王之母、当今王太后魏姝。魏姝端坐第三排的王案左侧,王案右侧则坐着王后魏敏。唯独王座是空着的。

盛典将至,群贤毕至,却唯独不见君王。

甘茂仿似失了主心骨,然也无可奈何。忐忑和焦虑,注定要伴随着他渡过这个漫长的日子。

“午时已到,盛典肇始!”奉常嬴章唱到。

旋即,巫师们身着五彩斑斓的服饰,手持香草和玉器,步入场中,于扛鼎台下手舞足蹈。巫师们围成一圈,口中念念有词,“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乐师们奏起古老的乐章,瑟声悠扬,鼓声激昂,全场被一种诡异而庄严的氛围笼罩。

嬴章微微抬起手道:“献祭!”

一头壮硕的公牛被牵到台前。

它的双眼惊恐地转动着,似乎预感到了即将到来的命运。

巫师们围了上去,念罢咒语,将牛推倒在地,一刀割断了它的喉咙。

鲜血如注,喷洒在扛鼎台上,溅出一朵朵血花。

“天佑大秦,天佑大王!”巫师们高声呼喊着,将祭品高高举起。

甘茂闭上眼睛,双手合十,口中念着祝祷之词。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能穿透时空,直达神灵的耳畔。

献祭仪式毕,身着华服的甘茂和司正嬴壮缓缓登上扛鼎台。二人朝着王案的方向拜了拜,又转身朝着万千秦人,甘茂朗声道:“昔我先君,修德行武;秦乃故邦,其命维新,拓地千里,雄霸九州。今我秦王,胸怀天下,矢志护民卫国,于乱世中谋太平,于大漠中泽苍生。故,邀天下豪杰入秦扛鼎,出类拔萃者,且尊官,与分土!”

话音刚落,台下芸芸早已热血沸腾,齐呼:“我王万岁,左相英明!”

甘茂掏出一份名薄,又道:“自颁《扛鼎令》以来,天下豪杰纷至杳来,入秦者千人。历经三轮角逐,优胜者有九。分别是,周人姬澜,燕人姬桓,秦人任鄙、乌获、魏……武……”

念到“魏武”二字时,甘茂不由得双手一抖,嗓子一颤,豆大的冷汗,渗出额头。甘茂急忙收拾情绪,又道:“齐人孟贲,魏人魏三,楚人芈九斤,赵人廉旌!”

说罢,九名大力士鱼贯走上扛鼎台。

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有的来自荒芜的边疆,有的来自繁华的都市。他们中有身经百战的武士,也有初出茅庐的少年。但此刻,他们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眼中闪烁着对荣耀的渴望,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台下,又是一阵欢呼。

甘茂的眼睛盯着那魏武打量。只见那魏武,身高九尺,器宇轩昂,对甘茂视若不见,兀自挺立。

“嗯,”甘茂清了清嗓子,对大力士们道,今日乃决胜之战。诸位眼前这九鼎,乃和天子九鼎一致无二。从左至右,分别为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六章 他举起了最重的雍州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