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到了下午,吕谋正在教导李远读书,突然听到村东有人惊恐大喊:“不好啦,流寇来啦,流寇来啦。”
随着这一声喊,整个庄子立刻乱了起来,呼儿唤女声,奔跑脚步声,孩子哭,大人叫,充满了大街小巷。
这样的状况,隔三差五就闹一回,吕谋早以习惯。立刻拉起李远出后门,往后山上就跑。
由于经常跑反,倒是轻车熟路,跑到了山上躲了起来之后,探出头,仔细的观察村子里的情况。
说不得,自己家将再次被流寇洗劫,但无所谓了,该藏的重要东西,早就藏好了,就连那几只羊,一头毛驴,三头牛,平时都圈在山沟隐蔽处。一些浮物桌椅,随便吧。只要人别被裹挟去就好。
村民们牵牛抱鸡,一群群往山上跑,他们身后的村子里,已经哭声哀求声响成一片。
好在,流寇都是穷苦人出身,他们还良心未泯,做事也不做绝。
流寇占领一个村子,从来很少杀戮穷苦百姓,更不会烧了百姓房屋。只是抢夺粮食财物,抓些百姓强迫入伙壮大实力。
村子里的哭喊哀求,就是没来得及逃离的百姓,或者哀求不要拿走他们的全部,或者哀求不要裹挟走他们的亲人。
正这时候,自己家的佃户李大牛一家,急慌慌连滚带爬,牵着他们家唯一的一头毛驴,往山上跑。而在他们的身后,则追赶着四个大呼小叫流寇。
那头毛驴是头倔驴,真是打着不走,拉着倒退。前面死命的拉着,倔驴却拼命挣扎后退,一人一驴就这样僵持住了,眼看着就要被那四个流寇追上了。
吕谋焦急大喊:“丢了驴,丢了驴,逃过来。”
大牛也是犟种,说什么也舍不得丢下毛驴啊。转眼,就被四个流寇追上,抢了毛驴,将他们一家抓住,为首的塞给大牛一根棍子,得意的告诉他:“现在,你就是本将军肚兵了。”
李远一见自己家的长工就要被裹挟走,当时大急,从藏身处站起,就要冲出去解救大牛一家。
吕谋一见,按住李远:“呆着别动。”
抄起腰上的柴刀,砍了一支树丫,将柴刀丢给李远保命,自己却拿着树丫就冲了出来,直奔这四个流寇。
其中一个流寇一见,当时狂喜大呼:“这里还有个年轻的,抓住他。”
吕谋冲过来,对着抓着大牛的流寇的脸,就用树枝一捅。
这个流寇大惊,这种树枝一大蓬,挡无可挡,当时啊呀一声,被扫了个正着,捂着脸蹲在地上呼疼。
大牛也被殃及鱼池,但性命攸关,哪里还顾疼,趁机挣脱,还顺势给了那蹲在地上的贼人一脚,将他踹的顺着山坡滚了下去。
树枝再捅向一个扑向自己的流寇,一面乱捅一面大吼:“大牛,还能打吗?”
大牛捡起一块石头,就对被吕谋树枝划拉的手忙脚乱的贼人就是一下:“我能打。”
平时给李焕文放牧,练出来的一手好抛石,当时正中那贼人的脑门,当时惨叫一声,捂着流血的脑袋,狼狈逃下山。
吕谋不管他,直接扑向了另一个贼人,那个家伙一见这古怪的兵器,真的无法招架,虽然不能死人,但旁边配合的再给自己一石头,那可就要了命了。丢下同伴,撒腿就跑。
剩下抓着驴子的贼人一见自己势单力孤,牵着驴子就跑。
结果原先的倔驴,这次却乖巧的很,跟着那贼人而去。
大牛大急,拔腿就追。
吕谋跺脚喝阻:“回来,不要命啦,为一头驴不值得。”
大牛脚步不停:“不行,那是我家唯一的好东西,耕种还要它帮忙,我必须抢回来。”
吕谋怎么招呼他也不听。
正这时候,山下已经出现了六七个贼人,被那个满头是血的贼人带领着,大呼小叫的冲了回来。
吕谋一见大牛就要和他们撞上了,当时大惊失色,毫不犹豫的再次挺起树枝冲过去帮忙。
转眼间,两个人就被这七八个贼人包围。
吕谋和大牛背靠背站立,吕谋气喘吁吁的询问:“大牛,还能打不?”
“能。”
“我拿树枝开路,你甩石头,我们杀回山上去。”
眼看一场生死搏杀就要开始。
突然,村子里,响起了贼人收兵的铜锣声。
而躲避在山上的乡亲见到吕谋被围,因为他平时带人和气,人缘极好,所以也不顾危险,男男女女,纷纷冲出来解救。
那个为首的贼人一听收兵的铜锣声,就犹豫了。
他不是要遵守什么军纪,流寇哪里有军纪?只不过,收兵了,大队马上就要出发,这些没有及时归队的,就会被毫不犹豫的抛弃。
只要落了单,人生地不熟的,那就是必死无疑。同时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