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右手肘部,就抬到了与肩膀同高,而且右臂是伸直的状态下握枪。这样的受力状态比较理想,既可以提高射击的精度,又可以让右臂处于比较好的状态。
第二、增加右手单臂射击的概率、减少双臂射击的概率。这样可以总体上降低机器人的风险。
三天后,编程比赛委员会给姜岳升发来邮件,告知他的建议合格并被研发团队采纳了。
姜岳升感到很吃惊,他没想到,他一个新人的建议竟然真的被采纳了。
他很受鼓舞,于是又再接再厉地提出改进意见,三个月内就给那台警用机器人提出了十一个改进意见,竟然被研发部门采纳了九个,一下子就冲到了被采纳数量榜和合格数量榜的两个第一名。
这可是研发中心史无前例的事件,姜岳升一举拿到了一百万的最高奖。
大家都对姜岳升羡慕不已。
组长为了庆祝姜岳升在编程比赛中拿了双第一,特意请全体组员吃了一顿海鲜大餐。
当然,姜岳升没有让组长掏钱,抢着结了账。
几天后,组长又把姜岳升拉进了他负责的一个比较神秘的项目里,让姜岳升参与机器人人格方面的研发,具体内容是负责机器人的勇敢和恐惧的研发。
由于妈妈的工作保密等级极高,姜岳升并不知道妈妈在他出生前便早已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也正是因为妈妈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他才被当做人质绑架,可是他并不知道这些事情。
接到组长发来的任务书后,姜岳升便开始认真研究起来。
任务书上要求开发的目标是使机器人向高等动物一样具备勇敢和恐惧感。
给机器人设置恐惧感,是为了让机器人具有保护自身安全的能力;而给机器人设置勇敢,是为了促使机器人努力达成目标。
为了自身安全而感到恐惧,会影响任务完成;而为了完成任务放弃安全,会牺牲自己。
虽然两者存在着矛盾之处,但是任务书要求程序员必须要使机器人能像高等动物那样,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需要勇敢的时候就勇敢、需要恐惧的时候就恐惧。
姜岳升很喜欢这种有很大发挥余地的任务书,因为这能让他那动不动就天马行空的大脑可以尽情地奔驰。
恐惧感到底是怎样的感觉呢?
为了找准感觉,姜岳升开始回忆自己所经历过的恐惧的场面。
毫无疑问,十五岁那年被绑票,以及后来从海上浮岛工厂逃亡,应该是他人生中所经历过的最为恐惧的经历。期间几次让他感到无比痛苦和绝望,甚至生不如死。
很多动物和人一样,也有恐惧感,受到惊吓也会紧张。
这说明恐惧是高等动物具有的普遍能力,反而越是低等的动物越是毫不畏惧,而且大多数低等动物甚至没有恐惧感,只有一些简单的应激反应。
比如蚯蚓,你对它吼叫它是没有任何反应的,因为它身上就没有接收声音的器官,你对它挥舞大刀,它也没反应。因为它没有眼睛能看见你的威胁,更别说产生危险的意识了。
这说明,恐惧感是中高等动物自我保护的一种较为高级的本能。
同样,勇敢也是一些中高等动物的本能,比如一些家养的大鹅,有时会敢咬比它高几倍的人,狗敢去咬比自己体型大几十倍的大型食草动物。人在愤怒时敢拼命,还有一些人在酒后变得目空一切等等。
有人管这叫自大,其实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自大和勇敢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勇敢和恐惧到底是一个什么关系呢?是更勇敢的人就不太恐惧呢?还是勇敢和恐惧两种机能是互相独立的能力呢?
姜岳升带着许多疑问,开始阅读组长推荐给他的几本心理学入门著作,《欲望与情绪》、《行为与动机》等。
在读书期间,他在跟妈妈聊天时谈到了自己最近的研究方向和正在读的书,也跟妈妈聊了自己对勇敢和恐惧的一些粗浅理解,可是妈妈并没有与他进行深入的探讨,只是伏笔潦草地说了几句就开始撤别的了。
江玉其实并不是担心泄密的问题,她是担心儿子在这个领域搞出成绩,再次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上。
……
尽管姜岳升进入宏志远公司的初衷,是为追查自己被绑架的线索。但是随着他逐渐走进机器人研发更深入的领域,他发现他此刻对研发机器人的兴趣,竟然快让他忘记了当时加入公司的初衷了。
经过两个多月带着问题的沉浸式学习,姜岳升基本理清了恐惧和勇敢的开发思路,他在做好了汇报材料后,便约组长进行汇报。
他的思路是,可以参照人类的思维逻辑,把恐惧感和勇敢,与机器人所要完成的任务关联起来。
他认为,他的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前置条件是,把机器人的任务分级。当机器人任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