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地的西北角,有一个小型水族馆,姜岳升最近成了这里的常客。
他经常一个人在水族馆里,看着池里的鱼发呆一整天。
一个个想法从他的脑子里冒出来,接着又一个个地被自己否定。
“问题到底出在哪呢?”
“是鱼皮的粘附阻力太大吗?”
“肯定不是,因为在前辈们留下的报告中已经说了,咱们采用的仿真鱼皮是全世界最先进的,粘附阻力系数最低。”
“是仿真鱼尾部摆动的姿态不够科学吗?”
“也不是,因为前辈们留下的报告中也说了,如果单独拿一条仿真鱼的鱼尾进行推力实验,推力也是世界一流的。”
“那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
……
这天晚上,姜岳升非常苦闷地在大街上闲逛,偶尔路过基地里的一个藏族同胞比较密集的居住区。他看到一群藏族同胞正围城一圈在跳锅庄舞。
他好奇地凑了过去,竟然马上就被那翩翩优雅的锅庄舞吸引住了。
只见围城一圈的舞者们,有男有女。
大约有一半的舞者穿着藏袍,有一半的舞者穿着便装。
给姜岳升的感觉是,还是穿着藏袍跳锅庄舞,看起来更符合情境。
大家一起娴熟、轻松地挥舞着胳膊,脚下有节奏地踏着细碎的舞步,就像一排大雁,在天空翱翔。
舒展的手臂上下翻飞、轻快的步伐抑扬顿挫,带动着身体翩翩飘动,简直美极了。
姜岳升立刻觉得,这是他一生中看到的最美的舞蹈。
没想到竟然就出自于一群普通的老百姓。
他看见在外围有几个不太熟练的舞者,正在模仿者场中间的舞者的动作。
他感觉,这个锅庄舞似乎只有排成长队跳一样的动作,才有魅力。
一两个人就算跳的再好,也跳不出那种气势来。
他正陶醉地看着,突然音乐的节奏变了,舞者们的队形也变了。
他们前后跟随,围成一圈,竟然跳起了类似于云南打跳的舞步。
随着节奏,队伍向前三步、然后一顿,那种众人一致跳出的顿挫感,给人的视觉冲击特别强烈。
一时间,姜岳升也产生了想上去跳一跳的冲动,但是他发现他小时候学的打跳舞步,好像和眼前的藏族舞蹈节奏有些不一样,于是就没敢上去。
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在脑海里想起了水族馆里的鱼,好像有时候鱼在水里也能游出这种藏族舞打跳的节奏。
一前、一后、一顿;一前、一后、一顿……
“是不是节奏的问题呀?”
姜岳升飞舞的思绪,突然又想起了他的仿真鱼潜航器。
那个仿真鱼潜航器为了不产生螺旋桨噪声,所以才采用模拟鱼摆尾的推进方式,用摆动尾巴,来产生推力。
而他在水族馆里观察到,鱼在摆尾时,总是摆摆停停,并没有像仿真鱼潜航器那样,一直持续不停地摆尾。
那么,鱼在游动的时候,尾巴什么会摆摆停停呢?
就像跳锅庄舞一样,一前、一后、一顿。
这种节奏性的摆尾到底有什么用呢?
“鱼一定是感受到了潜航器没有感受到的什么信息,于是才会在游动时不停地调整节奏!”
想到这里,姜岳升突然心跳开始加速,脸上立刻被烧得灼热起来。
“鱼感受到了什么?鱼的尾巴为什么会摆摆停停?为什么鱼会不停低调整摆尾的节奏?”
“这是不是就是问题的关键?”
姜岳升一边思考,一边迷迷瞪瞪地回到了家,他这一夜失眠了,兴奋得怎么也睡不着。
本来他都想向段科长告辞了,说自己实在没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了。
但是现在,他又看到了希望。
他查阅了一些关于鱼类的专著,发现鱼的皮肤上对水流的感受器是非常丰富丰富的。
正是由于鱼类可以感受到水流的细微变化,它才可以随时调整游动的姿态和节奏,以最低的消耗,达到最佳的效果。
而人类是陆生动物,所以人类在游泳时,怎么也无法像鱼一样协调身体,虽然用了很大的力气,但是效率很低。
这可能就是仿真鱼潜航器动力很充足,但是速度上不去的原因。
他梳理了一下思路,认为应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仿真鱼潜航器外表皮水流传感器的感知能力,并增加数量,以提高仿真鱼潜航器对水流细微变化的感知。
二、完善水流建模体系,进行水流精细化建模。
三、把仿真鱼潜航器摆尾划水的姿态与水流建模关联起来。使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