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章 集群机器人 (1/3)

姜岳升在做了总裁以后,工作的内容变得越来越繁杂,甚至可以说是千奇百怪。

比如,他需要花精力去处理内部的一些违纪、甚至是违法人员,有时候还要协调内部的纠纷和矛盾。

偶尔也会被这些破事搅得身心俱疲、甚至灰心丧气。

最让他头痛的,就是提拔人、开除人和给大家分钱。不管是提拔谁、开除谁,还是给多给少,他经常会觉得很纠结,有时候甚至会觉得很痛苦。

他经常很羡慕那些国家领导人和那些大企业家,人家在处理利益分配和权利分配的时候,为什么总是那么从容淡定?

“而我,为什么会因为手中的权利而感到痛苦?”

他决定请教一下心理学专家。

在一次回重庆开会的空当,他去见了当地的一位有名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说,他的这么毛病主要是因为他官升得太快了。他的人格的成熟度,没有跟上升官的速度,主要是学生时代养成的讨好别人的习惯还没除掉。

绝大多数人在年少时,都会在幼儿园和学校的环境中,养成一些讨好他人的思维习惯,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人缘”。

因为在幼儿园和在学校里,从来不讲利益二字,都是提倡团结意识和集体意识。

这种意识的培养,时间长了就转化成了思维习惯,就形成了讨好型的人格。

当然,少数人也会在这种环境中反向成长,形成小群体意识和反社会意识。

但是大多数学生都会养成讨好型的习惯。

这样在投票选班级干部和三好学生的时候,才能被选上。

但是人一旦走向了社会,利益成了衡量一切的主要标准。

作为一个公司的老总,每天都要权衡利益,过去的讨好习惯就会经常出来作怪,所以就会经常感到很痛苦。

心理咨询师给姜岳升出了一个主意,他建议姜岳升写一个匾挂在家里,上书“利益”二字。

姜岳升听了心理咨询师的话,很受启发。

他感觉他的问题确实就是出在讨好别人的思维习惯上,他虽然没有写“利益”二字的匾,但是却把“利益”二字记在心头。

在经历了一阵反思之后,他决定组织高管们一起,完善管理制度,尽量用制度去管人事问题。

他好多腾出一些精力来研究技术问题。

因为他最喜欢的还是和研发人员一起讨论技术问题。

很多公司领导都喜欢开会,而他一有时间就想钻进实验室去,与研发人员一起工作。

这天,姜岳升正在实验室和研发人员一起做实验,突然接到了后勤部赵部长的电话。

“姜总,咱们浮岛的边缘出现了坍塌,好像坍塌的面积正在扩大。”

“啊?……你现在在哪里?我马上过去看看。”姜岳升一听,头立刻大了。

他心想,好好的浮岛,怎么可能坍塌呢?这里又不是沙子堆积的冲击河床,下面都是发泡材料呀。

“我在码头这边,码头左边大约一百米处,坍塌最严重的位置。”赵部长说。

“好的,我马上过去!”

姜岳升一头雾水地快速来到码头,还没到赵部长说的位置,他隔着一百米远就已经看到了坍塌的情况。

只见岸边海水上,漂满了一层白色的碎块,岸边上的围栏也已经不见了,估计是随着坍塌的材料掉进大海了。

“姜总……”赵部长气喘吁吁地迎面跑了过来。

“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姜岳升焦急地问赵部长。

“刚发现的,还不知道原因。”

“马上派蛙人下去看看!”姜岳升命令道。

“是!”

赵部长立刻小跑着去安排蛙人去了。

不一会儿,赵部长带着两个潜水员来了。

为了节约时间,两个潜水员也不带氧气,也没有穿潜水服,只是戴上了潜水镜,就一头扎进了海水里。

不一会儿,一个潜水员上来了,手里拎着一个很大的深绿色的虫子,用力一摔,把虫子扔到了岸上。

接着,另一个潜水员也浮出水面,两只手各抓着一只虫子,也用力扔上了岸。

姜岳升急忙凑近了,蹲下身观看那“虫子”。

他仔细一看,这并不是什么虫子,而是一种小型机器人,外形有些像海虫子。

这种海虫子机器人外形有些像龙虾,头部安装了一个搅碎机模样的装置。

姜岳升明白了,看来就是这些机器人在破坏浮岛,是它们用头部的搅碎机,把泡沫漂浮物搅碎了,导致了浮岛出现了坍塌的现象。

“下面有多少只?”姜岳升问已经爬上岸的潜水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