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二章:太子监国 (2/3)

了解她。害怕她做傻事,万历借着关心问道。

“现在就让太子监国,我担心你和常洵还有国泰在我去后被常洛清算。其实我还想拖一拖,那怕妖书已经断了常洵做太子的可能,为了你我也要让那些那里十年好处的家伙们一个个倒霉!”说着万历帝露出凶狠的目光。

“而他们倒下后国泰就可以在扩大一点势力,再加上我走后就封你做太后,洛儿再有本事也动不了你们。”说着万历帝深情看着郑贵妃。

可现在的郑贵妃已经被愤怒嫉妒冲昏头脑,万历许诺多年的洵儿的太子之位就这么没有了,她肯定不甘心。

于是她这么开口道“我也知道帝位洵儿没有机会了,但是常洛也很大了,所以我想卖个好给常洛。这样陛下不在后我们不至于不可调和。

国泰的势大只能是让常洛忌惮我这个后来的母后。还是现在就表达些善意好些。这样常洛也待弟弟常洵好些。”说着郑贵妃还虚伪的柔和看着万历。

万历似乎比郑贵妃还了解对方。

听到这样的回答,他反而直接拒绝道“此事事关重大,朕需与众爱卿商议一番。”

郑贵妃心中虽有些不悦,但也不敢表露出来,只得点头称是,“一切全凭陛下做主。”

几日后,早朝之上,万历帝将郑贵妃的提议提了出来。

“众爱卿,郑贵妃提议让太子监国,以锻炼其治国理政之能,同时为朕分忧。此事关乎国本,大家不妨畅所欲言。”万历帝的目光缓缓扫过下方的群臣。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

最高兴的当然是阁老们,现在妖书案还没有办,如果让万历来的话,他们这十年肯定要被清算。

毕竟之前不上朝是为了让利堵他们嘴好后来立朱常洵为太子。

现在万历陛下没有借机兴起大案,让太子监国又何尝不是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吐出来那些利益,给了他们君臣都一个体面。

至于太子上位后的班底是他们的山头中的后辈,他们还是赢麻了的事情就自动被他们忽略了。

此刻支持太子的文官们心中也暗自欣喜,他们早就希望太子能够早日掌权,施展自己的抱负。

然而,他们也深知郑贵妃的为人,担心这其中有诈。

“陛下,太子监国,本是好事。”叶向高率先站了出来,“但此事需从长计议,不可仓促决定。”

“叶大人所言极是。”另一位文官附和道,“太子殿下虽有能力,但监国之事,关乎天下苍生,还需慎重考虑。”

然而,也有一些官员认为,让太子监国并无不妥。

“陛下,太子殿下已经成年,且才学出众,如今又展现出高强的武道修为。让他监国,既能让他积累经验,又能减轻陛下的负担,实乃一举两得之事。”一位年轻的官员说道。

一时间,朝堂上分成了两派,争论不休。万历帝坐在龙椅上,静静地听着群臣的争论,心中却在权衡利弊。他深知,让太子监国,既是对他的考验,也是对朝堂局势的一次重大调整。

而郑贵妃的提议,究竟是真心还是另有图谋,他也必须谨慎对待。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勋贵们也开始表态。

“陛下,臣以为,太子监国之事,不妨一试。”一位勋贵说道,“我等勋贵,愿全力支持太子殿下。”

勋贵们的表态,让局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在朝堂上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支持,无疑为太子监国增添了几分胜算。

万历帝看着下方争论不休的群臣,心中渐渐有了决断。他知道,无论做出何种决定,都将对大明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事容朕再考虑考虑。”万历帝最终说道,“退朝。”

随着万历帝的一声令下,早朝结束。群臣们纷纷退下,心中却都在猜测着皇帝的最终决定。而郑贵妃则在翊坤宫中焦急地等待着消息,她的计划能否成功,就看这关键的一步了。

回到后宫的万历帝,独自一人坐在御花园的亭中,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朱常洛小时候的模样,那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他相信,朱常洛有能力胜任监国之职,但他也担心,这会引发朝堂上的新一轮争斗。

与此同时,朱常洛也得知了朝堂上的争论。他深知,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一方面加强了自己的护卫力量,以防郑贵妃的暗害;另一方面,他开始与支持自己的文官们密切商议,为可能到来的监国做好充分的准备。

京城的局势愈发紧张,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即将爆发。而太子监国的提议,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让整个朝堂都陷入了动荡之中。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所有人都明白,这将是大明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几天后,万历帝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